赵匡胤面带微笑地说道:“能修补也是一种本事啊。”
赵德昭听后,略微迟疑了一下,然后回应道:“父皇,这……儿臣倒是觉得,这德国人的聪明没有用对地方啊。”
两人对视一眼,突然间不约而同地笑了出来。
过了一会儿,赵匡胤收敛了笑容,认真地说:“现在看来,这确实都是德国的问题。他们白白地将那些还不成熟的武器投入战场,不仅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反而分散了大量的生产力量。”
赵德昭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接着问道:“父皇的意思是,不应该研发这些武器吗?”
赵匡胤摇了摇头,解释道:“不,研发当然是必要的。但德国需要的是成熟可靠的武器,而不是那些仓促推出、未经充分测试的产品。你或许以后就会明白了。”
赵德昭听后,再次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父皇的意思。
【最后,就是核武器德国研制出的失败了】
三国
周瑜脸上露出了饶有兴致的神情,喃喃自语道:“这就是白头鹰国对东洋投放的武器吗?”
一旁的鲁肃见状,赶忙附和道:“是啊,大都督,这确实是那传说中的武器。不过,依属下之见,我们现在讨论这个,似乎并无太大意义啊。”
周瑜却不以为然,他若有所思地说道:“非也,子敬。本都督在想,如果天幕之前所承诺的奖励便是此物……”
鲁肃闻言,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插嘴道:“大都督的意思是,曹贼和我们同归于尽吗?”
周瑜:“……”
【这其中的原因,与当时德国的种族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二战前,德国在科学领域的成就可谓举世瞩目】
【当时,全世界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学者中,德国人数最多,这充分显示了德国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卓越实力】
秦朝
秦始皇转头看向阴影处的史官,面色凝重地说道:“快记。”
史官闻言,赶忙提起笔,奋笔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