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姗赶忙伸手扶住碧云,笑着说道:“云妹妹现在贵为郡主,怎可给我行礼。”说着对着碧云屈膝行礼,“郡主小时候就古灵精怪的,如今长大了,漂亮到让人移不开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哈哈哈,姗表姐太会说话了,我听了能多吃三碗饭。”碧云拉住姗表姐的手,满脸欢喜,“咱们姐妹之间,真不用这般多礼,你以后还是叫我碧云就好。”
双方见礼完毕,重新坐定,碧云看太后娘娘没有说让她进宫做什么,就安下心来,和姗表姐陪着太后娘娘聊天。
太后看着碧云不急不躁的样子,很是满意,她听到谢府那位老夫人回京,就有些担心这孩子。
见碧云此刻神情舒展,便知她并未被谢府之事过多困扰,于是笑着开口道:“哀家瞧着你们姐妹相处得这般融洽,心里也跟着欢喜。云姐儿,你祖母回京,你心中可有打算?”
碧云微微一怔,随即浅笑道:“回太后娘娘,我想着,祖母既已回京,孙女自当尽孝。只是郡主府诸多事务繁杂,我还需些时日理清头绪,只能常回谢府探望祖母了。”
太后娘娘轻轻点头,眼中满是赞许:“你能如此想,甚好。哀家知你自幼聪慧,却也历经波折,如今既已贵为郡主,行事更需谨慎。谢府虽是你的根,但你切莫因一时的情分而失了分寸。”
李靖姗听着太后娘娘和郡主聊天,她也不插嘴,只静静坐在那里听着,她可牢牢记着父亲对她的嘱咐,让她少言多看,万事以太后娘娘为主。
太后娘娘忽而话锋一转,提及近日宫中琐事:“近日宫中事务繁多,哀家也觉有些疲惫。云姐儿,你素来心思细腻,不如帮哀家参详参详?”
碧云闻言,心中一动,忙道:“太后娘娘但请吩咐。”
太后娘娘微微一笑,将近日宫中几件棘手之事娓娓道来。碧云认真聆听,时而皱眉思索,时而点头赞同。待太后娘娘说完,她便细细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
碧云说完看着太后娘娘,她知道这是太后娘娘在教她如何行事。
太后娘娘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她轻轻拍了拍碧云的手,笑道:“云姐儿果然聪慧,哀家没有看错你。你提出的这些见解,倒是颇有几分道理。不过,不管是这宫中之事还是后宅之事,远比你想的要复杂得多,你日后还需多加留意,不管做什么都要站在理上,不然你行事就会很被动……”
晚膳过后,太后娘娘拉着碧云的手,语重心长道:“云姐儿,哀家知道你心中有许多疑惑,但你要记住,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你需得步步为营,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碧云心中一暖,她知道太后娘娘是在为她担忧。她轻轻点头,道:“太后娘娘放心,我定当谨记您的教诲,不会让您失望的。”
太后娘娘满意地点了点头,又嘱咐了几句,才让她出宫回府。
次日,碧云早早起身,梳洗打扮后,便前往谢府探望祖母。她知道,虽然昨日她没有答应祖母回府居住,她一定不舒服,让一个掌控欲很强的人,失去掌控,想想她都不能开心。但她不想妥协,她打算在郡主府与谢府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尽孝,不被人诟病,又能保持自己的独立。
其实她最担心的是她现在退一步,她那位祖母就能进三步,甚至她还会左右她们兄妹三人的亲事。
这是她不能忍受的。
碧云乘着马车,一路思忖着该如何与祖母好好谈谈,不知不觉间,谢府已近在眼前。
踏入谢府大门,府中下人见了她,纷纷行礼,碧云只是微微点头,脚步不停,径直朝着祖母的院子走去。刚到院子门口,便瞧见祖母身边的嬷嬷正站在廊下,见到她,赶忙迎上前来,满脸堆笑:“郡主,您来了,老夫人正念叨着您呢。”
碧云随着嬷嬷走进屋内,只见祖母正端坐在榻上,手中握着一串佛珠,神色平静。见她进来,祖母抬眼望来,目光中带着几分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