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佛魔理,自在天主

《佛祖统纪》二曰:“诸经云:魔波旬在六欲顶,别有宫殿。今因果经乃为自在天王,如此则当第六天。

有此两异,盖是译者用义之不同也。”

你说他坏吧,他确实坏,毕竟无数修佛之人因他而堕魔,无数愚昧的世人因为他的蛊惑而作恶,

但归根结底他只是向他人讲述了他的道,他的道就是顺应内心去追寻欲望,与佛家思想背道而驰,

错肯定是错的,一味追求欲望没有底线必然酿成大祸,一个人还好,还打死打死,该坐牢坐牢,

可千千万万的人都变成这样了,礼乐崩坏社会混乱,不夸张的说灭国都轻的。

此行此迹,说他是魔并不为过,一点都不夸张。

也正因为他基本不主动杀人,也不亲自去带头行恶事,所以身上基本不沾染魔气。

只不过……

这岂不是更恐怖了,试想一下一个浑身散发着佛光,宝相庄严长得跟佛陀极其相似的存在,

你以为他是某个悲天悯人的佛来给予你救赎的,实际上他来就是想让你堕落成魔……

正当雷木为摩诃萨担心的时候,却不知真正的危险正在悄然接近!

精神识海之中,摩诃萨不断的念诵着经文,波旬也没有任何动静,只是默默地看着。

他正在等待一个机会,一个摩诃萨佛心破碎主动堕魔的机会,现在看来应该快了。

那船上死去的人正浮现于摩诃萨心中,当时摩诃萨的犹豫导致他们无辜枉死,

虽说萍水相逢,救人是情分不救是本分,可佛家讲究慈悲为怀,所以摩诃萨无法原谅自己的行为。

但如果他出手了,那怪鱼也难有命在,众生平等又如何去说?

无尽的纠结正在折磨着摩诃萨的内心,他不是新时代的人,自然不理解法律上的紧急避险,鱼的命怎么能比得上人呢?

如果是雷木那他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救人,奈何时代的局限在这,摩诃萨是不懂的。

不过他饱读佛经,释迦尊者割肉喂鹰的传说他是知道的,所以他现在想的是当初自己性格主动跳海去喂鱼,

等那大鱼吃饱了,或许就会放过其他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