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智算深忧论短长

"韩明远毕竟是陛下亲派,"狄仁杰继续道,"又是余大人离任后才来。若让他察觉玄州军政大权实不在他手,恐生变数,于余大人在京城的处境亦有不利。"

堂内的气氛突然变得沉重起来。刚才还在谈论如何布局擒贼,此刻却触及到了更深层的政治风险。

"这等于明摆着告诉韩明远,"狄仁杰叹了口气,"这玄州的兵,听的是你荀别驾,甚至...是远在京城的余大人的。"

荀彧沉默片刻,轻轻摩挲着茶盏:"怀英兄说得是。但事急从权,若按正常程序,先通过州牧府,再层层请示,只怕贼人早已逃之夭夭。"

"这倒也是。"狄仁杰点头,"只是......"

"韩明远此人,"荀彧突然开口,"表面恭谨,实则野心不小。他初到玄州,正愁找不到机会立威。这次若让他抓住把柄......"

狄仁杰接过话头:"他必会上书弹劾,说玄州军政大权旁落,地方官员僭越职权。以他的手段,定会将此事与余大人联系起来。"

两人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忧虑。玄州虽地处边陲,却是兵家要地。谁掌握了玄州的军权,谁就等于掌握了通往京城的门户。这也是为什么朝廷会派韩明远来担任州牧。

"看来,"荀彧轻叹一声,"这一步棋,走得有些急了。"

"非是文若走得急,"狄仁杰摇头,"实是形势所迫。只是这后续......"

他的话没说完,但两人都明白。这个夜晚的行动,虽然打击了走私贼党,却也可能引发更大的政治风波。韩明远这个新任州牧,必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荀彧突然笑了:"怀英兄莫非当真了?彧岂会不考虑这一层?"

狄仁杰一愣,随即明白过来,不由莞尔:"文若这是在试探我?"

"非是试探,"荀彧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神态从容,"实是想听听怀英兄的见解。既然兄长也想到了这一层,那彧就说说自己的想法。"

他抿了一口茶,继续道:"怀英兄所虑极是。但事急之时,安能循规蹈矩?捉拿通敌叛国之贼,乃大义所在,纵有僭越之嫌,亦占理在前。"

狄仁杰若有所思:"文若的意思是......"

"韩明远初到玄州,"荀彧放下茶杯,眼中闪烁着精芒,"正愁找不到机会立威。他想坐稳这玄州牧的位置,离不开我等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