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御前献策动君心,千古一帝定乾坤

夜已三更,御书房内,皇帝赵汝安一脸疲惫之色,梁宇小心翼翼的端来一碗参汤,赵汝安却摆了摆手,有些微微愣神,对着梁宇开口道:“大伴,你说朕将余瑾这把锋芒毕露的刀召回京城,委以重任,究竟是错是对?”

均田司遭受到的巨大阻力,第一次让赵汝安感到了一丝后悔。

梁宇开口道:“陛下,不必太过忧心,正如您所说,余大人这把利刃,才是帮您肃清朝堂,重新掌握皇权,最好的兵器,至于眼前的困境,奴才相信,以余大人的聪明才智,必有解决之法。”

赵汝安苦笑一声,用细若蚊蝇的说道:“谈何容易啊!”

这时,值夜的侍卫来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余瑾大人要觐见。

赵汝安先是看了一眼梁宇,随后无奈道:“这厮三天两头深夜入宫,朕的皇宫,就跟他的老家一般无二,罢了,大伴,你去迎他吧。”

片刻时间后,御书房内。

余瑾垂手侍立,身前的案几上,摊开着一份凝聚了他与诸葛亮、王安石、范仲淹等人心血的奏疏——那份旨在“以地生财,以财化阻”的全新改革方案。

皇帝赵汝安手持奏疏,逐字逐句地仔细审阅着。烛光在他年轻的脸庞上不断忽上忽下的跳动,一如他此刻纷乱的心绪。

赵汝安眉头时而因看到大胆的设想而微微扬起,时而又因触及敏感的利益调整而悄然紧锁。

这份方案,远比他最初预想的要复杂,也更加宏大。它不仅包含了对均田后续步骤的调整,更详细规划了如何利用清查出来的部分土地和资源,发展手工业、商业乃至海外贸易,并辅以全新的财税政策,试图构建一个超越传统农耕经济的多元化经济体系。

其核心,便是在不完全放弃清查土地、触动旧有利益的同时,创造出更大的、足以吸引各方参与的新利益蛋糕,以此分化瓦解反对势力,为改革争取更广泛的支持。

“以工商之利,补农桑之缺;以商贸之活,解田亩之困……”赵汝安轻声念着奏疏中的字句,眼中精芒闪烁。

他看到了这个方案背后蕴藏的巨大潜力:若能成功,不仅能缓解眼下因均田而起的汹涌民怨和朝堂压力,更能为大安王朝开辟源源不断的财源,充实国库,提升国力。长此以往,他这位皇帝的权威,也将不再仅仅依赖于那些盘根错节的世家门阀。

然而,深植于骨子里的帝王警惕,让他无法轻易乐观。

赵汝安放下奏疏,目光锐利地看向余瑾:“余卿,此策构思之精妙,朕前所未见。开辟新财源,富国强兵,朕亦深以为然。但,发展工商,鼓励商贸,势必会冲击我大安以农为本的国策。而且,那些早已习惯了从土地中攫取利益的勋贵老臣,以及把持着各地盐铁、布匹等生意的旧有商业势力,他们会甘心让出这块肥肉,眼睁睁看着新的利益集团崛起吗?此举,恐怕会引发比清查土地更为剧烈的动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