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落,会议室里便响起了讨论声。
有人提出:“汤源县和安龙区的泄洪区域多在主城区,人口密集、企业集中,泄洪成本太高,损失太大。相比之下,卫阳河在道口县的流域多为平原和耕地,泄洪成本最低,后期重建也更容易,选择在道口县泄洪最合适。”
“没错,道口县以农业为主,就算泄洪,也就是毁坏几万亩耕地和一些村庄,总比淹没市区、造成更大的人员和经济损失要强。”
不少领导和专家都认同这个观点。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了坐在角落的市委副书记、道口县委书记董远方。
董远方心里泛起了矛盾 , 从全市大局出发,在道口县泄洪确实是成本最低、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可一想到道口县老百姓即将面临的损失,他又实在不忍心。
沉默片刻后,董远方缓缓开口:
“我执行市委的决定。但是,我想为道口县的老百姓说句公道话:这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更没有白白的牺牲。洪水过后,希望市里和相关县区能给予道口县应有的补偿,同时尽快筹集资金抢修河道,让这样的牺牲不再重演。”
会议结束后,董远方立刻返回道口县,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市委市政府在道口县圈定泄洪区、择机泄洪的指示。
尽管会上大部分常委都提出了反对意见 ,谁也不想让自己辖区的老百姓蒙受损失。
但 “胳膊拧不过大腿”,市里的决定已下,县里只能无条件执行。
随后,各位常委分片包干,带领乡镇干部深入各村组,开展泄洪动员工作,安抚群众情绪,组织人员转移。
董远方则带着副县长余一鸣、水利局局长齐东明,登上了道口水库大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