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
不久,宫中举办赏花宴,再次邀请各府女眷。沈清瑶依旧盛装出席,此次,她凭借着前世的才情与记忆,在宴会上吟诗作画,大放异彩,引得一众公子王孙侧目。尤其是五皇子赵景轩,他看着沈清瑶的眼神中充满了欣赏与探究。
“沈姑娘才情过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赵景轩端着酒杯,走到沈清瑶身旁,微笑着说道。沈清瑶微微屈膝行礼,“五皇子过奖,臣女不过略通文墨罢了。”两人交谈几句,沈清瑶便巧妙地告辞离开,她深知,如今局势复杂,不宜与皇子走得太近。
然而,沈清瑶在宴会上的出众表现却引来了他人的嫉妒与仇视。御史大夫之女林婉儿,一直心仪五皇子,见沈清瑶与赵景轩交谈甚欢,心中醋意大发。她暗中勾结柳氏,准备再次对沈清瑶出手。
几日后,京城突然传出流言蜚语,称沈清瑶在赏花宴上故意勾引五皇子,行为放荡。流言愈演愈烈,一时间,沈清瑶再次陷入舆论漩涡。丞相府内,柳氏借机大发雷霆,“沈清瑶,你看看你干的好事!如今整个京城都在议论你,你还有何颜面待在府中?”
沈清瑶却镇定自若,“继母,清者自清。这流言来得如此蹊跷,您不觉得奇怪吗?”柳氏冷哼一声,“事到如今,你还敢狡辩?”沈清瑶不再理会柳氏,她心中明白,当务之急是找出流言的源头,予以反击。
通过王大厨和老李等人的暗中查探,沈清瑶很快锁定了林婉儿。她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于是,沈清瑶命人悄悄收集林婉儿与外男私会的证据,又买通了京城的小报,将此事曝光出去。
一夜之间,舆论风向大变,众人纷纷谴责林婉儿的行径,而沈清瑶则成功洗清嫌疑。林婉儿在京城中声名狼藉,被御史大夫关在家中闭门思过。柳氏也因与林婉儿勾结,受到了丞相的斥责,在府中的威望大减。
经此一役,沈清瑶在丞相府中的地位逐渐稳固,她开始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地。她深知,想要彻底摆脱困境,必须在朝堂之上拥有自己的话语权。于是,她利用闲暇时间,研读经史子集,关注朝政时事,还时常与一些文人墨客交流探讨,结识了不少有识之士。
随着对朝堂局势的了解愈发深入,沈清瑶发现,如今朝廷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涌动。皇帝年迈,几位皇子对皇位虎视眈眈,各方势力明争暗斗。而丞相府因与二皇子走得较近,已然卷入了这场夺嫡之争。沈清瑶意识到,若不谨慎行事,丞相府随时可能面临灭顶之灾。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沈清瑶结识了一位神秘的谋士——苏羽。苏羽足智多谋,对朝堂局势洞若观火,且心怀天下苍生。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沈清瑶深知,苏羽正是自己苦苦寻觅的得力助手,便将他招揽至麾下。
有了苏羽的辅佐,沈清瑶如虎添翼。他们暗中布局,一方面收集各方势力的把柄,以备不时之需;另一方面,沈清瑶凭借着自己的才情与智慧,在京城的贵妇圈中周旋,结交权贵,为自己积攒人脉。
与此同时,五皇子赵景轩对沈清瑶的关注与日俱增。他多次派人向沈清瑶示好,邀请她出游、品茶。沈清瑶明白,五皇子并非池中之物,他身后有着强大的势力支持,若能与他结盟,对自己的复仇之路大有裨益。但她也深知,皇家之人最是薄情,稍有不慎,便会沦为权力的牺牲品。
在一次与赵景轩的出游中,沈清瑶故意试探道:“五皇子,如今朝堂局势变幻莫测,您就不怕卷入这夺嫡之争,引火烧身吗?”赵景轩望着沈清瑶,目光坚定,“沈姑娘,本皇子志在天下,只为百姓谋福祉。若一味退缩,这江山社稷只会落入奸人之手。”
沈清瑶心中一动,她从赵景轩的眼中看到了野心与抱负,也看到了一丝真诚。或许,他真的值得自己一搏。“五皇子心怀大志,清瑶钦佩。只是这宫中斗争残酷,您需多加小心。”沈清瑶轻声说道。
此后,沈清瑶与赵景轩的往来愈发频繁,渐渐地,两人之间产生了一种微妙的情愫。然而,就在沈清瑶以为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意外却接踵而至。
丞相府突然被查出贪污受贿,数额巨大,皇帝龙颜大怒,下令严查。丞相沈鸿儒被关进大牢,生死未卜。柳氏等人惊慌失措,府中一片混乱。沈清瑶得知此事,心中一紧,她知道,这是对手的蓄意打击,目的是要将丞相府连根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