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以前总觉得诗词歌赋是阳春白雪,如今借助科技的力量,竟也能如此通俗易懂,妙不可言!”一位年轻学子感叹道。
郭凌峰看着眼前这一幕,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知道,文化创新的种子已经播撒下去,并将在不久的将来开出绚烂的花朵。
而那些原本持怀疑态度的官员们,此时也不得不承认,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并非洪水猛兽,反而能够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惊喜。
就在这时,几位富商模样的男子走上前来,向郭凌峰深深作揖。
“王爷高瞻远瞩,我等佩服!”其中一位富商激动地说道,“不知王爷可否允许我等投资这些新奇的玩意儿,将其发扬光大?”
郭凌峰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们一眼,缓缓开口道:“诸位有此意,本王自然乐见其成……”
郭凌峰微微一笑,并未直接应答,而是转向身旁一位身着儒衫,气质儒雅的男子,“周先生以为如何?”
这位周先生正是当今文坛领袖,桃李满天下,在文人圈子中极有威望。他捋着花白的胡须,深邃的眸子中闪烁着赞赏的光芒,“王爷所行之事,前无古人,却造福后世,老朽佩服!若能让这些精妙的技艺与我朝优秀的文化作品相结合,定能创造出更为璀璨的文化瑰宝!”
“英雄所见略同啊!”郭凌峰爽朗一笑,“本王正有此意!诸位富商若有意投资,本王定会鼎力支持!”
富商们听闻此言,更是激动万分,纷纷表示愿意倾尽全力,为文化创新贡献一份力量。有了官方的支持和民间资本的注入,各种文化创新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原本无人问津的民间艺人,也因为精湛的技艺和新颖的表现形式,重新获得了大众的认可和追捧。
几月之后,皇城内外,处处可见文化创新的成果。茶楼酒肆中,说书先生借助虚拟影像,将历史故事演绎得绘声绘色;勾栏瓦肆里,戏班子利用灯光和机械,打造出梦幻般的舞台效果;书肆画坊内,新式印刷术和绘画工具的出现,更是让文化创作的效率和品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王爷,您快来看!”这一日,陶夭夭兴冲冲地跑到御书房,将手中的一份精美的画册递到郭凌峰面前,“这是最新一期的连环画,讲述了您微服私访,惩治贪官污吏的故事,可精彩了!”
郭凌峰接过画册,饶有兴致地翻阅起来。画册中的人物栩栩如生,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他不禁感叹,这已经完全超出了他原本的预想。
“王爷,您看这文化创新的尝试是不是很成功?”陶夭夭眨着明亮的大眼睛,期待地问道。
郭凌峰合上画册,眼中闪烁着莫名的光芒,“这才仅仅只是开始……”他抬头望向窗外,仿佛看到了更远的地方,“是时候让全世界都见识到我们文化的魅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