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缓缓睁开眼睛,浑浊的眼中透着一丝欣慰,“小伙子,你喜欢听就好。我啊,打小就喜欢吹笛子,这门手艺也传了几代人了,不能在我这儿断了根。”
“老先生,您家境清贫,为何还要坚持?”一名学子不解地问道。
老人笑了笑,用手指了指自己的心口,“因为它在这儿,放不下啊!老祖宗的东西,总要有人传承下去。”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让郭凌峰的心头为之一震。他从老人身上看到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坚守,也看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
回到书院后,郭凌峰决定利用网络平台发起众筹,希望能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他在平台上详细介绍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以及他们传承工作中遇到的困境。视频一经发布,便引起了广泛关注,不少网友留言表示支持。
然而,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尽管有许多人转发、点赞,但真正愿意捐款的人却寥寥无几。筹款进度条缓慢地移动着,距离目标金额还差得很远。
“怎么会这样?”李明看着电脑屏幕,眉头紧锁,“难道大家真的对传统文化漠不关心吗?”
郭凌峰没有说话,只是目光沉静地盯着窗外。夜幕降临,城市华灯初上,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将夜空映照得格外绚丽。然而,在这繁华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危机……
“咚咚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突然响起,郭凌峰心中一凛,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起身打开门,只见一个学生站在门外,神色慌张,语气急促地说道:“郭先生,不好了……”
“郭先生,不好了,老先生他……走了!”学生语气中带着哽咽,眼眶也红红的。
郭凌峰心头一紧,仿佛胸口被什么东西重重一击。他想起老人临终前那浑浊却充满希冀的眼神,想起那句“老祖宗的东西,总要有人传承下去”,心中五味杂陈。
屋内,老人的笛子静静地躺在桌上,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什么。窗外,城市的车水马龙喧嚣依旧,各种新潮的娱乐方式充斥着年轻人的生活。网络上,一则关于外国某团队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改编成歌舞剧,并在国际上大获成功的新闻,正在被疯狂转发,评论区里充斥着“文化输出”“与国际接轨”的字眼,仿佛传统文化只有披上“洋外衣”才能获得认可。
李明看着手机屏幕,长长地叹了口气:“现在年轻人对传统文化越来越不感兴趣了,我们的传承之路,难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郭凌峰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拿起老人的笛子,轻轻地擦拭着。他知道,传承之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他不会放弃,也不能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