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妇女轻应一声,下意识一抬头,见来人是两个公安,手一抖,差点把陶碗摔了。
“公安同志,别抓我们回去,我们是来投亲的,真是来投亲的,等找到了亲人,我们就能安顿下来。”
这时候,那个靠墙坐着的妇女也看到了金茂和刘根来,慌乱的想要站起来。
可她身子太弱,连站了好几下都没站起来,靠在墙上大口喘着粗气。
“公……公安同志,我们……我们真是来投亲的,我亲弟弟就在四九城工作,我们跟他……跟他约好了,这几天他来接我们,我……我儿子已经在火车站等了他三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女人说话断断续续的,刘根来都担心他一口气喘不上来,能直接过去。
“大娘你别急,慢慢说,你弟弟是做什么的?”金茂蹲在她身旁,耐心的问着。
老女人有点喘不上气儿,抱孩子的妇女把小半碗棒子面粥递到她嘴边,“娘,你吃点吧,你已经两天没吃饭了。”
“他是个木匠……给栓柱吃,娘……娘还能再挺挺。”老女人把碗推开,又看了一眼妇女怀里的孩子,“拴柱吃了多少?”
“小半碗,他不哭了,应该是吃饱了,娘,你吃吧!”妇女又把碗递了过去。
就那么小半碗棒子面粥,两个女人让来让去的,仿佛世间珍宝。
刘根来暗暗撇了撇嘴角。
倒不是因为那半碗粥,而是那个小孩的名字。
一个还在吃奶的小屁孩居然跟他爹一个名儿——栓柱这个名儿还真是烂大街,怪不得石唐之找了他十多年。
就是不知道这家人姓不姓刘。
“他叫什么,在哪个街道办当木匠?”金茂看了一眼刘根来。
刘根来掏出掏出了纸笔,准备记录。
这年头的手艺人都不能干个体,想凭手艺吃饭,只能挂靠在街道办。
只是,一个木匠养活一家人都有点难,怕是帮不上姐姐一家人,这家人恐怕还要被遣返原籍。
估计她弟弟也是这么想的,要不,怎么会三天不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