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葵那边,正帮着家里贴春联。红红的纸映照着她红扑扑的脸,她时不时望向村口,期盼着邮差的身影。终于,在春节前夕,她收到了柳琦鎏的信还有包裹。打开包裹看到梳子,她满心欢喜,爱不释手。拿着梳子对着镜子比划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此时的距离并没有冲淡两人的感情,反而在这新春佳节将至之时,更加浓郁起来,像是要把这份思念融入到即将到来的新年之中。
忙忙碌碌中,不觉到了除夕,柳琦鎏和哥哥弟弟贴完对联,又到奶奶家帮忙贴对联,晚上吃完饭,看春晚,大年初一早晨,走街串巷去拜年。初二,四位姨姨们都来姥娘家走亲戚,看到和柳琦鎏同岁的欧阳俊逸带着媳妇孩子,柳琦鎏免不了被姨姨们催婚一番。
新年的余韵还在空气中飘荡,正月二十这一天,柳琦鎏家依旧被节日的温暖包围着。外面的世界似乎还沉浸在冬日的沉睡中,天空阴沉得像一块沉重的铅板,寒风呼啸着穿过街巷,冰冷刺骨,行人匆匆而过,时不时地将衣领竖起抵御这凛冽的风。
图书馆内却是一片温馨宁静的景象。柳琦鎏慵懒地靠在沙发上,手中捧着一本小说,仿佛整个世界都随着书页的翻动而流转。书中的故事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他的注意力,使他暂时忘却了外界的喧嚣与寒冷。
突然,一阵急促而略带慌乱的敲门声打破了这份静谧。声音在寂静的环境中显得格外突兀,柳琦鎏从书中抬起头来,心中泛起一丝疑惑。“谁呀?”他轻声自语,随后放下手中的书本,缓缓走向门口。
当他打开门时,二姨姨那风尘仆仆的身影立刻映入眼帘。这位亲戚总是给人以雷厉风行的印象,此刻更是如此。“琦鎏啊,我可算找到你了!”二姨姨一边进门,一边拍打身上的些许尘土,脸上带着既疲惫又焦急的表情。
“二姨姨,您怎么来了?大冷天的,路上不好走吧?”柳琦鎏连忙接过二姨姨手中的包裹,引导她到客厅坐下,并为她倒了一杯热水。热气腾腾的水杯递到二姨姨手中,给她带来了片刻的安慰。
“琦鎏啊,我们村出了件大事儿,我心里实在憋不住了,必须来找你说说。”二姨姨喝了一口热水后,终于有机会说出此行的目的。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几分忧虑和紧张,仿佛肩上背负着千斤重担。
柳琦鎏的好奇心被彻底勾了起来:“二姨姨,啥大事儿啊?您这么着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二姨姨深吸一口气,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村里来了个四川姑娘,据说是被人拐卖过来的,现在这家人正在为她找婆家呢!我想给你张罗张罗,花个钱把这事办了。”
听到这里,柳琦鎏的脸色瞬间变了。她知道,这种行为不仅违背道德,更触犯了法律。“被拐卖来的?这可是违法的事情!那姑娘现在情况怎么样?她有没有受到伤害?”柳琦鎏的声音中充满了担忧,眼睛里燃烧着愤怒的火焰。
二姨姨叹了口气,声音有些哽咽:“刚开始那几天,那姑娘哭得厉害,求着要回家。但买下她的那家人对她监视得很紧,不让她离开。这几天倒是安静了些,估计是认命了吧。琦鎏,我每次想到这事,心里就像刀割一样难受。那家人要的也不多,两千多块钱就可以办。”
柳琦鎏皱起了眉头,内心的正义感促使她采取行动。“这怎么能行?这可是严重的人权侵害!二姨姨,咱们必须做点什么来帮助这个可怜的女孩!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在我们眼皮底下。”
二姨姨摇了摇头,表现出无奈:“谈何容易啊?那家人在当地势力很大,没人敢轻易招惹他们。而且这种事情一旦传开,对村子的形象也不好。琦鎏,我知道你是好心,但这事儿太棘手了。不过,这也未尝不是件好事,花两千多块钱,你的婚姻大事也就解决了。”
“名声哪有人命重要?”柳琦鎏反驳道,“我们不能坐视不管,看着一个无辜的人受到伤害!二姨姨,您想想,如果换成是您的女儿或者孙女,您会怎么做?”
二姨姨沉默了一会儿,显然也在内心斗争。“你说得没错,琦鎏。但我们该怎么帮她呢?总不能就这样贸然行动吧。”
经过短暂的思考,柳琦鎏提出了建议:“我们可以先去见见那个姑娘,了解具体情况,然后再想办法联系警方。只有掌握了足够的证据,才能确保营救行动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