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全面进击的大明,与后方不稳的李唐

在大明,相继剿灭河北的窦建德与刘黑闼所部之后,就连原本占据幽州的罗艺,也审时度势,主动率领部众归降大明,整个河北地区都被纳入了大明的版图。

至此,大明的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张。

与此同时,另一方的李唐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正率领大军进攻雄踞太原的刘武周。他们企图夺回李阀的老巢太原,以巩固自己在李唐政权中的地位。

然而,他们低估了刘武周的实力。

刘武周并非等闲之辈,他不仅麾下有宋金刚、尉迟敬德这样的猛将,更得到了突厥人的大力支持。

在这样的情况下,略有些好大喜功的李建成兄弟的战败,似乎已经成为了必然。

果然,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李建成兄弟的军队遭遇重创。他们不仅损失了大量的兵马和粮草,还错失了与明朝争夺天下的宝贵时间。

不过,好在李世民在长安精心布局,成功夺取了杨公宝库内的宝藏。

这笔巨额财富使得李唐,无需为再次征兵而担忧钱财和铠甲、武器的问题,为李唐的后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大明严禁李唐从其境内获取粮食,使得李唐国内的粮食供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短缺。

这其中的原因颇为复杂,主要是因为李唐境内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量极大。

在过去,长安作为隋朝的国都,同时也是天下的中心,江南地区的粮食,才能够源源不断地通过水路运输抵达此地。

然而,如今李唐已然成为大明最为强劲的对手,大明朝廷自然不会坐视不管,于是便果断实施了粮食禁运政策。

尽管不能完全排除仍有一些胆大妄为的商人,冒险进行走私活动,但仅凭这些走私所得的少量粮食,远远无法满足李唐庞大人口的需求。

此外,更为棘手的是,李唐境内存在着不少囤积居奇、哄抬粮价的奸商。这些人虽然以高价出售粮食,但他们却拥有稳定的进货渠道。

李渊等人并非没有考虑过铲除这些奸商,以平抑粮价。但问题在于,如果将这些奸商全部铲除,那么李唐,日后恐怕就真的只能依赖自身的粮食生产,来满足需求了。

而这,也正是那些粮商们有恃无恐、肆意妄为的原因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群奸商之中,有一个人与石之轩师徒关系匪浅,此人便是安隆。安隆与石之轩师徒相互勾结,狼狈为奸,一同在背后操纵着这一切。

正因如此,如今阻止李唐继续扩军的,并非钱财或武器不足,而是至关重要的粮食。

石之轩师徒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采取了行动。

他们一方面紧急写信给安隆,极力煽动对方进一步抬高粮价,以制造更大的混乱和困难;

另一方面,石之轩施展易容之术,摇身一变成为裴寂,成功地投身于战败的太子李建成麾下。

至于真正的裴寂,自然是已经命丧黄泉,死得不能再死了。

不仅如此,那些真正熟悉裴寂的亲眷和下人,也都在杨虚彦的巧妙安排下,遭遇各种意外,纷纷命丧黄泉,与裴寂一同长眠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