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三国不鼎立

因此,他暂时无法立刻出兵攻打王世充。

此外,乔翊还有另外一层考虑,他想看看失去了亲儿子的李渊,会作何反应。

是否会因为愤怒而派兵出潼关,与王世充展开一场激烈的厮杀?如果真的如此,那么乔翊便可以坐山观虎斗,待到两败俱伤之时,再坐收渔翁之利。

那么李唐这边的情况又如何?李渊一门心思,都放在了找王世充报仇雪恨这件事上,甚至连他的两个儿子李建成和李元吉,都对此没有提出任何异议。

更不用说,那些原本就对秦王李世民忠心耿耿的手下们了,他们自然也是极力支持李渊出兵讨伐王世充。

于是乎,朝堂之上超过半数的人,都主张出关去替李世民报仇。

然而,现实的情况却并非如此简单。李唐这边刚刚经历了一场惨烈的战役,损失了数万大军以及大量的军粮。

要想重新组织起一支强大的军队,并筹集到足够的粮食,这无疑需要耗费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而那些大商人,比如安隆等人,他们深知李渊此刻心中的愤恨和急切。

他们担心李渊会在盛怒之下,对他们这些大粮商卸磨杀驴,因此纷纷停止了从外地收购粮食的行动。如此一来,他们手中的粮食也变得极为有限。

朝廷那边经过暗中查探之后,也觉得此时动手不划算,也不愿动手。

王世充那边则是左等右等,始终没有等到大明前来劝降的消息。

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他终于坐不住了,不得不放下身段,主动派遣使者前往李唐,表达自己愿意投降的意愿。

与此同时,王世充为了缓解粮食短缺的问题,再次在桃林县大肆搜刮粮食。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那片曾经繁茂的桃林县,如今已被王世充的手下糟蹋得面目全非,哪里还能找到一粒粮食?

桃林县的百姓们,但凡有能力逃脱的,都早已逃离了这个可怕的地方。

剩下的那些走投无路的人们,在被逼入绝境后,也有奋起反抗的,但他们的力量太过渺小,根本无法与强大的郑军抗衡,最终都惨遭郑军的毒手,被残忍地杀害了。

王世充在焦虑中苦苦等待着,他原本期望着自己的手下能够前去投诚,给他们带来一线生机。

然而,事与愿违,他等来的不是好消息,而是大明军队如潮水般包围桃林县城的噩耗。

一场不算激烈大战就此展开,实在是郑军已经失去了必胜之心,无心恋战,稍稍抵抗,要么逃跑,要么投降。

王世充一家老小在这场激战中命丧黄泉,而他的那些手下兵卒,在走投无路之下,残忍地将他杀害,然后主动向明军投降、邀功。

至此,天下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只剩下乔翊的大明、李渊的大唐,以及刘武周的大汉这三个势力相互对峙。

然而,与强大的大明相比,唐、汉两国明显处于劣势,实力相差悬殊,根本无法与之抗衡,因此形成了一种三国不鼎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