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封后

衲辛目光冷冷的道:“新皇登基,北兆之幸事,皇上做任何决定都是以为国为民为基准,立后一事,兹事体大,皇上有心立郗氏为后,不单单是出于对妻子的责任感,郗氏德行高尚,拥有仁人之心,在北兆国百姓心目中,她就如螺母一般,学问、才华、品德,无不令人钦佩,这样的女子若为妃为嫔,倒显得委屈,本宫之意已明示,当然,你们的意见也很重要,但是凡事都要朝前看,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规矩也是人立的,只要不违背伦理道德,本宫看来,再立一个皇后也未尝不可。”

听完的她的一番话,众人均是一脸震惊,全场最有资格也是最有权势的人都已经赞同,其他人能说什么?

衲融不解的看着她,这就将权力分出去,以后衲氏和郗氏平起平坐,此前的出生入死显得太微小了,心中仍有不甘,出列道:“启禀皇后,微臣有话要说。”

衲辛道:“请说。”

衲融道:“郗氏的确如皇后所言,为人品行高尚,深受百姓爱戴,臣无话可说,可是要立皇后,还要举行国婚,此等大举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郗氏竟有如此待遇,那皇后之前征战沙场,惩处暴君之功难道就微不足道了吗?微臣认为,册封郗氏为妃足矣。”

其身后的大臣纷纷站出来道:“臣复议。”

此时列暨道:“启禀皇上,微臣有话要说。”

上官恒逸道:“请说。”

列暨道:“皇上和郗氏本是夫妻,命运遭至二人分离,以为郗氏殁了才另娶衲氏,如今皇上于郗氏苦尽甘来,终于团聚,可见皇上宅心仁厚,是个至情至深之人,这也是郗氏之福,只是再立一位皇后历朝历代从未有过,今日皇上开了先例,着实令人匪夷所思,举行国婚更是不合理法,何况衲皇后在位,此事请皇上三思而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见他说完,礼部大人又出列道:“列大人所言极是,登基大典不得耽误时辰,紧接着就是册封仪式,凤袍做工复杂,举全国秀女之力也不能在短时间内制作出两套来,国婚仪式也同时进行的话,时间仓促,根本来不及准备,请皇上三思。”

上官恒逸沉着脸道:“既然如此,朕也不好为难各位,朕可以不举行国婚,但是郗氏立后一事也不要再有异议,朕退一步,希望你们也不要逼朕。”

众臣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敢再出声。

衲辛道:“此事就这么决定了,不可再议,准备登基大典吧。”

众臣拜倒高呼道:“臣等遵旨。”

大典在辰时过半举行,文武百官身着朝服,在金殿外排列整齐,中间留出大道,时辰已到,钟鼓齐鸣,随着钟声和鼓声的响起,北兆国的京城上空被打破宁静,提醒着人们一场重大典礼正式开始。

新皇身着金色龙袍,头戴冠冕,眼神坚定而专注,随行太监垂首跟随他的步伐而动,在钟鼓声中走在直通金殿的大道上,直到最高台阶停下,当他转身时,钟鼓声随即落音,俯视着台阶下的百官,君临天下之感油然而生。

由衲融上台念登基诏书:朕本先皇第三子,仰赖天恩,顺承帝业,初登大宝,朕必遵父教诲,崇师德育,悟尧舜之贤,习景武之盛,招氓民无威束可居,宣百官无弊谏可源,朕思宏业皆众卿百姓再三请求而立,凡赤诚智佑之事,疆关舍驱之卒必将论功行赏,小则仕甚大则三卿肱股之臣,尽恪职守,君民一体,共扶社稷,必使朕的江山天地同寿日月同辉。朕选新春日金殿登基,遵父母诲号曰明武皇帝,大赦万民,继承先皇大统,昭告天下。钦此!

诏书念罢,百官一同跪下参拜高呼道:“吾皇万岁万万岁!”

上官恒逸轻抬右手,道:“众卿平身。”

百官齐声道:“谢皇上。”

此时礼部简大人出列,走至最高台,宣读册封皇后诏书,道:“朕惟德协黄裳,王化必原于宫壼,芳流彤史、母仪用式于家邦。秉令范以承麻,锡鸿名而正位,原朕之发妻衲氏,才干卓着,高风亮节,祥钟戚里,命以册宝,立为北兆皇后,赐永住羽坤殿;郗氏原为丞相之女,既有坤德尚柔,又有心怀百姓之仁,温婉淑德,端庄娴雅,亦立为北兆皇后,赐永住德化殿。荣昭玺绂、永期繁祉之绥。钦此。

钟鼓声齐鸣,两位皇后身着金黄凤袍,头顶养条高歌的九凤冠,脚踩赤舃靴,靴边绣着腾飞凤凰,两人并肩而行,举止端庄,朝着上官恒逸走去。

上官恒逸的双眼只看到郗卓音,忍着激动的心情站在原地,等待着她一步一步走向自己,就如成亲那般,新郎怀着一颗激动无比的心情看着自己的新娘身着嫁衣朝自己而来,回想起两人从认识到如今的日子,有酸有甜,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为另一个人去死,对爱情没有抱任何幻想,却因为是她,让自己爱的这么热烈,体会到爱情里的各种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