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朝会

列暨道:“是,臣遵旨。”

这时,户部的章大人出列道:“启禀皇上,国库因战事消耗巨大,如今各地重建需大量钱财,财政恐难以为继。”

上官恒逸心中一凛,这确实是个棘手问题,看向众臣,问道:“诸位可有良策?”

有人出列献策道:“东部号称金库,可派人开掘金矿,充盈国库的同时分发一部分给困苦百姓。”一部分人点头赞同。

又有人道:“直接分发钱财之举不可行,这会让银钱、铜钱购货力降低,战后缺的是实用物资,如吃的粮食,穿的棉布,当从根本解决问题,当下应当增加人口,获得生产力来源,鼓励百姓种植,分发良田给他们种植才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朝堂之上,众臣开始议论纷纷,各抒己见。

上官恒逸的目光扫视着下方的群臣,一边仔细聆听着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一边在脑海中飞速地思考着如何解决当前的问题。

偶然间瞥见了站在大殿里的衲融,他从早上开始就一直沉默不语,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似乎还在为设立学府的问题跟自己置气。

上官恒逸心中暗叹一声,知道衲融对于这个决定可能仍然心存不满。但他并没有过多地关注衲融的情绪,而是继续专注于朝堂上的讨论。

待众人都发表完自己的看法后,上官恒逸开口说道:“好了好了,都禁声吧。”他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原本有些嘈杂的环境瞬间变得安静下来。

上官恒逸环顾一圈后说道:“各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开掘金矿确实可以缓解目前的燃眉之急,但正如章大人所言,战后物资匮乏,增加人口和鼓励农耕才是长久之计。”稍作停顿,接着说道:“这样吧,着户部先拨出一部分资金用于东部金矿的开采筹备,以解当前的燃眉之急。同时,礼部负责制定一系列鼓励生育和农耕的政策。例如,对于生育子女的家庭给予一定的奖励,减免他们的赋税。此外,凡是年纪未满十八岁的男性,都可以不用被征召入伍;而未满十六岁的女性,则不得与人婚配。”

众臣听完上官恒逸的话后,一个个都满脸惊愕,仿佛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一般,面面相觑,交头接耳,显然对上官恒逸提出的政策感到十分意外和不解。

列暨忍不住站出来说道:“皇上,这女子十六才出阁,那何时才能让我朝人口增加啊?”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焦虑和担忧。

这时,衲融也终于开口了,声音低沉而有力的道:“男子未满十八不得充军,如此一来,我朝军力如何提升?女子十六才出嫁,这又如何能增加人力呢?”

上官恒逸心中暗自思忖,他觉得自己所提出的政策已经是充分考虑到当下的实际情况了。

心说:我都还没要求女的 20 岁、男的 22 岁呢,这已经算是比较宽松的了,不紧不慢地解释道:“诸位爱卿,男子十八、女子十六,身体的各个部分才算真正成熟。若是让十二三岁的女子出嫁,她们的骨骼发育尚未成熟,却要承受怀胎之苦,这必然会导致大多女子难产而死,十二三岁的女子,本应是如花朵一般绽放的年纪,你们这些男人,怎么忍心如此对待她们呢?”

上官恒逸的一番话,说得朝堂上的人都不禁哑口无言,众人不约而同的抬头看着他,满眼惊讶,似乎在说:啊?难道皇上您不是男人吗?

上官恒逸一脸愁容地说道:“此事不可再议,朕决心已定,不会再改变主意。”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其中透露出的坚决却让人无法忽视。

说完这句话后站起身来,目光如炬,扫视着朝堂上的众人。

众人在他的注视下,都不禁低下头去,不敢与他对视。

上官恒逸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今日所商议之事非常重要,希望各位爱卿能够各尽其责,尽快将其落实到位。如果有谁胆敢拖延或者敷衍了事,朕绝对不会轻饶!”接着提高了声音,道:“退朝!”随着这一声令下,朝堂上的官员们纷纷跪下行礼高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上官恒逸大步流星地走下高台,朝着自己宫殿走去,大臣们在看不到他身影后才站起身来,然后鱼贯而出。

傍晚,上官恒逸批阅奏章,忽然听太监通报,说永德殿已经传膳,让他过去,方才抬起头来看向外面,果真天色都黑了,这还是第一次废寝忘食的处理朝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