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献礼

说罢从旁边的太监托盘里取出一张羊皮纸,殿前太监躬身接过,快步呈送到皇上面前,皇上接过契约书,看了内容和落款,的确有西兆国的国印,顿时眉开眼笑的道:“好,太子有心,这礼物朕很高兴,西兆国盛产奇珍药材,想必其中细微末节也已经谈妥,十年之约可不短,太子可要用心经营。”

太子道:“儿臣定当全力以赴。”见此礼物果真得父皇夸奖,太子心中大悦,身边谋士几十人,总算没有白养他们。

皇上道:“嗯,很好,坐下吧。”

太子道:“谢父皇。”

接着是溧阳王上官恒耀站起身来,拱手拜道:“儿臣恭祝父皇福寿双全,永保社稷平安,儿臣所送之礼便是将自己献给北兆国,让北兆子民平安永乐是父皇之愿,儿臣便将子民们得成果献给父皇。”说罢双手一和,随着一声响,几名太监从大殿门口陆续而入,每人双手捧着一只四方锦盒。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他的五个锦盒吸引,皇上看向皇贵妃,皇贵妃笑着摇了摇头,她也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准备了什么。

上官恒耀走到殿中,打开第一个锦盒,从里面取出一株麦穗,道:“这是就是我们老百姓种出来的麦子,颗粒饱满,株穗长,可见百姓擅耕,劳动力旺盛。”

众人听罢点头。

接着上官恒耀打开第二个锦盒,取出一株已经盛开的棉花,道:“这就是棉花,相信很多人都未曾见过,我们所穿的棉衣,所盖的棉被,里面的填充物就是由这样无数朵小小棉花填充而成,棉花雪白而大朵,可见今年亦是丰收之年。”

第三个锦盒里面是菽,第四个里面是稷,第五个是黍。

介绍完锦盒里的五物,上官恒耀道:“此五物乃是北兆农作之根本,五物丰收,证明国土肥沃,百姓勤耕善养,已经达到人人吃饱穿暖的富足之年,足以证明父皇是治国有方,勤政爱民的千古一帝。”

殿内顿时响起皇上的大笑声,众大臣和皇贵妃还沉浸在上官恒耀的讲解中,突然听他大笑,一时不知是该附和还是该严肃以待,只听皇上道:“溧阳王所送之物,深得朕心,百姓安居乐业虽然不是朕一个人的功劳,但是足以证明朕的朝廷上行下效,积极响应朕制定的国策,各级官员都恪尽职守,没有贪赃枉法之徒。”

众大臣听他讲完,都放松的笑起来,皇贵妃道:“皇上圣明,溧阳王有心,父子同心,北兆国可享万世千秋,太平盛世。”

皇上喜道:“不错,爱妃所言极是。”

不知皇上是随口跟随皇贵妃之言还是却有其心,二人对话可被人听得真切,这“父子同心”可指的是上官恒耀无疑,太子的脸色顿时变得难堪。

皇上见众人脸色沉默,意识到自己一时高兴失言,但皇帝一句话,大臣们听着就有百种解读,看向老三,道:“涑阳王,你给朕准备了什么礼物?赶紧拿出来吧。”

上官恒逸起身道:“儿臣祝父皇万年长青,寿比南山,儿臣所送之礼跟两位皇兄相比,可说是微不足道,只盼父皇身体健康,天天开心,奉上一碗长寿面。”

话音刚落,曲茂便提着一个食盒进殿,殿前太监接过食盒,送到皇上面前,从里面取出一碗面放在皇上面前,随即取出一根银针就要试毒。

皇上伸手阻拦道:“欸,众目睽睽之下,难道儿子还敢谋害老子吗?”

太监和众人都是一怔,太监退下。

皇上拿过筷子,见碗底有一木盘拖着,碗身还很烫,碗里冒着白烟,从碗中夹起面条送入口中,上官恒逸见了,道:“这长寿面是一根面做成,长度刚好为五尺,请父皇一口吃下,不能断了,不然寓意就不好了。”

皇上可被弄得够呛,面还很烫,却不得不吃完,吃完后已经是满脸通红,盯着上官恒逸道:“你事先怎么不说?怎么还这么烫?这里距离御膳房还很远,又是寒冬,你怎么做到保持温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