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白莲教现,南北互殴

这样的武戏,还有别出心裁的文戏在京城各个地方上演着。

南北双方骂作一团的时候,隆庆帝又站了出来,保证这次科举的公正性,又将这一次前十的考卷都帖了出来,供大家查看。

前十除了一甲三人外,其他人的卷子几乎不分伯仲。

甚至前十和前二十之间的差距也都在毫厘之间,可能就是差了那么一点点运气。

卷子贴出来后,所有人也都服气了。但北方学子不乐意了,既然老子没有舞弊,你们南方的得给老子道歉!!

本来南方学子人数多,落榜的也多就一肚子火,大家的卷子相差不大,你们北方的纯运气好,有什么嚣张的!

然后双方就又掐起来了。

最后隆庆帝“苦恼”良久,又增录了十五名南方的学子。

在锦衣卫的镇压下,以及隆庆帝的努力下,这场风波明面上才渐渐平淡下去。

可这积累下来的怨念,却依旧留了下来。

经过隆庆帝这么多年的布局努力,江南四省地方官员,至少有一半是北方出身。

矛盾现在一激化,那群腐儒酸儒可不管你是哪一届的,只要你是北方的,老子看你就不顺眼。

如此一来,江南地方的官员和地方势力必然离心离德,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只要地方官员不被拉拢,一起反对隆庆帝的新政,那对方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隆庆帝一路平推过去。

隆庆帝这便是利用了南北矛盾,挑起江南地方势力的不合。

当然,这一招不可能没有副作用。

那就是,除了江南外,其他地方也会出现点小动荡。

但好在北方学阀势力远没有江南四省那么严重,所以冲突并不大。

而隆庆帝在整个过程中,两面装好人,顺便让锦衣卫暗中推波助澜,在大量录取北方学子的同时,隆庆帝还不断的拨银子、赐东西给南方的书院,表示对南方学子的看重。

属于目的达到了,赃活也干了,可身上一点黑的也没沾到。

南北双方都认为隆庆帝是好人。

实际上挑拨离间的就是隆庆帝本人。

这个,就叫皇帝的基本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