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与秩序是城市稳定发展的保障。刘平整合城中现有的武装力量,扩充城防军与治安部队。在城市的主要出入口与重要街道设置岗哨,安排士兵日夜巡逻。制定简单易懂的法规,张贴在城内显眼处,让百姓知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对违法犯罪行为绝不姑息。
针对流动人口,在城门口与各个集市设置登记点,由专人负责登记,掌握人员进出情况,保障城市安全。
甚至刘平都考虑到了环境问题。在生态环境方面,刘平鼓励百姓在自家房前屋后种植树木,既美化环境,又能在日后提供木材。在城内的一些空旷地带,如废弃的场地,组织百姓种植蔬菜与草药,既能增加食物来源,又能改善局部生态。对于城市垃圾,安排专人定期清理,在城外划定垃圾堆放区域,尽量减少对城内环境的污染。
“具体方案已经做出来,你们分一下,各人领任务,然后去找各部门协调。”刘平将做好的方案递给了马良。
马良拿过去之后,分发给了蒋琬等人。
“喏!”众人应诺。
刘平摆摆手继续说道:“当然了,重点还是保证前线的物资。”
“要不要征兵?”马良开口问了一句。
刘平听了之后眉头皱了皱,道:“暂时先不用。”
扩军这个事儿其实这几天一直有人在提。毕竟现在是多地作战,战兵都被拉到了前线,内部只剩下各地郡兵。
刘备势力这些官员们已经习惯了有大军在境内的安全感,所以一直不停的有人找刘平,要扩军。
但是刘平觉得没必要。一来郡兵的战斗力并不差,数量也是足够的。二来周边基本上没有什么威胁了。别说威胁了,连敌人都没有。
南州往南那些岛国已经开始进贡了,北边的胡人早就被杀了一茬又一茬,西边就更不用说了。王家和段家已经在开疆拓土了。
是的,这两家虽然国力不怎么样,但是胆子是真的大,借着大汉的名头,在吐火罗境内四处搞事,借力打力,国境线往中亚推进了大概五百里了。
这种情况下,内部的安全是不用担心的。而且因为这些年经济的高速发展,老百姓能活下去,也没有什么叛军的生存空间。
别说叛军了,像益州这种经济发达的州,连山贼土匪都少见了。
见刘平不同意,马良也没有再提。扩军这个事儿其实在中下层官员里还是比较支持的,毕竟扩军就意味着要多一大批职务来。
生在这个时代,这些大汉的读书人哪个没有马上博取功名的念头?
“行了,这事儿容后再议,你们先忙手头上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