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平淡日子里的刺

这话倒是不假。

此时刘平已经在调配粮食了。其实问题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一来,新州、凉州本身就建有超大型的平粮仓,长安、武都、敦煌、金城四个地方都是有平粮仓的。

四个平粮仓,完全可以支撑新州、凉州两地百姓半年的口粮。只需要等明年开春的时候,从南州、益州往北继续输送粮食即可。

“益州粮食往北运输还是可以的,南州的话有点困难了吧?”董川皱着眉头问道。

刘平没有抬头,继续处理着政务,道:“消耗大一些而已,还是没问题的。”

“主要是道路难行,南州的粮食产区大都在南州南部,想要北上送过来,要翻山越岭的,别说送到凉州了,就是送到益州都费劲。”董川实事求是的说道:“之前某看过渔阳侯那边送来的卷宗。”

“他意思是要打通水运,但是某跟工部沟通了一下,不太现实。”

刘平听了之后,挠了挠头,道:“德然....挺敢想的。”

这事儿基本上想都不用想了,别说在此时了,就是后世科技发达,基建狂魔亲自出手也做不到。

董川笑了笑道:“但是渔阳侯倒是给某提供了一个思路。”

“哦?”刘平来了兴趣:“说说看。”

“走海运,入长江,在南阳郡卸船。”董川开口说道:“从南阳可以走上庸直接把南州的粮食运送到长安。”

“这也是个办法,比一车一车的从南州运上来靠谱多了。”刘平对董川的思路表示认可。

“其实最好不要动南州的粮食,消耗太大了。”董川摇了摇头。

小主,

“先看看情况吧。”刘平颔首:“益州的粮食要是能撑住就行。再一个,明年具体什么情况还不好说呢,咱们也就是提前做个准备。说不定等开春了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呢。”

董川却没有这种想法,他极为肯定的说道:“某倒是希望这天气不要暖和的太快,今年这雪太大了,若是暖和的太快,黄河怕是撑不住。”

黄河决堤泛滥这个事儿,华夏治理了几千年。年年治理,年年决堤,区别就是规模大小罢了。

刘平很想说就算黄河决堤,那也是下游的问题,但这话说出来有点儿不像是人能说出来的,所以就咽在了喉咙里。

“今年这个天气,东北那边这几年的努力怕是要白费了。”刘平想到了还在朝廷手里的东北地区。

董川叹了一口气道:“先顾好咱们自己吧。”

“嗯。”

刘平抬起头,伸手去拿水壶,但是已经凉了。董川上前给烧水的炉子加上碳,然后又添了一把雪在水壶里。

“多埋汰啊。”刘平笑着吐槽了一句。

“雪水泡茶,不是你说的吗?”董川笑着反问道。

“烧开了就行。”刘平也不在意这些了:“眼下战事算是停了,也就交州那边还不知道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