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立群笑着说:“绝对有。这些大一点的设备都有变速箱、齿轮等,都是需要铸造。单件看起来不重,但加在一起,重量就起来了。”
这么一说,秦淦西反应过来了。
以前没在意这些,导致只知道微观不知道宏观。
其实,每天十五吨也不是很多,钢铁的比重在那里摆着。
钢的密度为7.85g/cm3,两个立方就是十五吨多。
于是笑道:“我们这个属于多品种、小批量,两天开一次炉就不错。”
几人讲着讲着,干脆决定把这件事先定下来,便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讨论。
按照流程在黑板上写划,把一些数据标上去,再把推演的数据写上去,清晰的数据越来越多。
讨论到快十一点的时候,后勤处长卢作新带着五个人进来,看到他们在讨论问题,环视一周后问道:“李学佳呢,他没来?”
秦淦西看了张立维一眼,后者回应道:“来了,不过很快就离开了。”
卢作新不经意地皱了皱眉,“他在忙什么?”
“还是去外面跑铸造车间的人和设备。”
“他这么在外面跑,也没要你们帮忙?”
“他去星沙市和省里有关单位跑,应该是我们帮不上忙。”
“那他安排你们做什么没有?”
“我们现在也很糊涂,不过我们在讨论厂里的机器和人员配置情况,然后还有一个新产品要设计……”
卢作新很惊讶,“又有新产品?”
张立维点头,“我们这次去京都的时候和山麓大队的人坐在一起,秦副厂长和他们聊天过程中产生了火花,决定研究一种压榨红薯、土豆的机器,周大队长说只要我们能成功,就要买两台。”
卢作新问秦淦西,有没有必胜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