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多向联合

陈省长呵呵笑道:“今天我是学到了。小秦厂长,我今天从你们这里看到了什么是规范,什么是严谨,什么是思维活跃。”

秦淦西笑着说:“省长过奖了,我们做的还很不够。”

听到他喊自己小秦省长,他知道对方并没在意刚才那点“失误”,不由得稍稍放了心。

走几步后陈省长又问道:“小秦厂长,接下来你们的研究方向确定了吗?”

那天听曾副省说,他们把陆运公司的产品研究放到了明年下半年,却不知道他们这半年多时间准备研究什么,故而由此一问。

秦淦西回应道:“我们给山麓大队组装的一些机械设备,现在有一些已经出了问题,经过分析,问题主要出在轴承上,所以我们决定下一个阶段研究轴承和轴承生产机器,还有就是材料。当然,材料是我们的弱项,到时候会请化工、材料的老师帮忙。”

陈省长突然开了一句玩笑,“小秦同志啊,你的胆子不小,竟然敢使唤起老师来了。”

刘院长看热闹不嫌事大,在一旁说道:“他早就使唤老师了,还是机电系的老师。上个月月底,他们在研究机床,他跑到机电系要人家帮他研究更精致的电机。”

秦淦西嘿嘿笑道:“刘院长可不能这么说,我是去求援,请他们研究一些更精密的电机,这样可以让机床的加工精密程度更高。”

陈省长马上严肃地说:“这种思路很好。独木不成林。遇到困难不要都自己扛,我们有这么多老师,还有这么多研究人员,都是依靠嘛。小秦同志,工作就是要这么干,首席说过,处理问题要进行集思广益……”

陈省长在金加工车间门口做了现场发言后,一行人随后离开。

他们离开了,数位记者却没离开,继续在机械厂里采访,并且采访就是三天……

秦淦西没有围着记者转,在陈省长他们离开后,他就去找化工和材料方面的老师研究刀具材料、滚珠材料。

科研就是这么搞的,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即使他能零元购,可以从全世界借来资料,也需要培养一大批科研帮手才行,不然把自己累死,也不能让夏国工业得到全面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