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收回并销毁

刘处长反应很快,省里面有关部门的反应也很快,得知央日报的吴记者是同行之人,一个处长直接找过去,问及这几天在河西的采访情况。

吴记者正在处理一篇稿件,见那处长问采访情况,便有些激动地把在湖湘工学院机械厂和山麓大队看到的情况简明扼要地说了出来。

那处长问:“秦淦西同志一直用性价比来决定生产?”

吴记者瞪着眼睛看了对方几秒,然后笑着说:“怎么可能?他的水平这么高,怎么可能这么做?我所看到的一切,人家都是很科学、很严谨的。哦,也用性价比做过一次决定。”

“哦,哪次?”

“山麓大队想请他研究设计一款生产粉丝的机器,被他拒绝了。我问他为什么要拒绝,他回应称用机器生产的话,有可能造成粉丝亏本,不合算,不如用人工。”

处长和吴记者聊了几分钟后就离开。

等他离开后,吴记者感觉有些不对,虽然他是管记者这一块的,但管不到自己啊,不去问邹记者,来问自己干什么?

脑筋急转弯后,他快速跑到隔壁办公室找到今天的省日报,看到第一版上那个巨大标题,顿时明白了什么,心中马上涌现“胡说八道”四个字。

问题还是自己提出来的,对秦淦西的回答也有记录,怎么能写出这样的报道?

耐着性子看完后,眼里闪着不屑,心里满是鄙视。

他知道邹记者是个什么货色,也知道湖湘省有部分超常产量就是他报道出去的,后来这股风被刹住,他也好像回归正常了,没想到遇到个新词,毛病又犯了。

不过也不想去管,和秦淦西只是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的关系,和他邹记者更没什么关系,如果不是凑巧一起去采访,后来又要跟着自己,根本不会去认识他。

不过,他还是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把这件事记了下来。

那位处长很快找到省日报总编办公室,却没找到人,才知道总编这几天生病住院,工作都交给了第一副总编。

找到第一副总编,问了一下今天这份报纸的审批情况,后者很坦然地承认是自己审核的。

处长拿出报纸,戳戳第一版的那篇报道,很严肃地问他:“你知道什么是性价比吗?”

编辑拿过报纸,“这上面写清楚了定义,性能价格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