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高生产计划逼生产模式改变

这么大工作量,实在太吓人。

秦淦西怎么也想不清楚,前面几种还好说,六种去献过礼,薯类破碎机也在两种报纸的报道中说明了用途,可铸造、金加工以及后面组装工序的机械,只有配件厂祝在新副厂长来看过啊,其它厂家怎么知道的?电炉也变成了标准配置吗?

这种下订单的方式,搞不懂。

不过这不是他们能考虑的,计划下来了就要完成。

秦淦西说道:“有两种解决方式。第一种,改变生产模式,从一班改成两班。现在人员基本熟练,也到了改变生产模式的时候。不过人员还要继续招,按现在的进度,五月份以前可以完成所有轴承生产设备的设计,最晚都会在六月份投产,到时候需要不少的人,宜早做准备,既为接下来还有可能增加的计划产量,也为轴承投产。”

“第二种,不是所有零部件都由自己生产,而是部分交由外界提供,我们只增加组装车间的人员。”

“还有一种方式,那就是请学生。因为生产任务不一定经常会这么多,如果招固定的人太多,会导致今后人浮于事,而学生的话,既给了部分人勤工俭学的机会,也可以满足我们对人员的需求。”

他一直都认为,生产线上的人员配置不能紧巴巴,这也是一种安全预防措施,人总会有各种原因请假,这是避免不了的;设备也是如此,他的宗旨是宁愿人休息、也不愿意机器休息,所以所有的机器设备配置都留有一定的余量。

经过人员和设备分解,他们确定满足计划的最佳方式还是加人,便决定迅速招人,一部分熟练工人,一部分学生。

虽然这是二月份的,且距离二月份还有十天,时间还来得及。

至于去别的厂调熟练工而引发别人的难受,对不起,死道友不死贫道,把难受甩给别人。

不过,秦淦西决定尽快改一班为两班,既可以适应新的运转模式,也可以培养一些新的基层管理人员。

一个班只需要一个班长,一个副班长,分成两个班就需翻倍。

车间生产两班倒,他们这些管理人员也必须分两班,只是生产系统管理人员(包括生产副厂长、生产科科长、车间主任、生产科技术人员和车间管理人员)的频次要高一些,秦淦西每月只值班两次,上半个月一次,下半个月一次。

把内部事务处理完后,他拿着二月份的生产计划和人员申请计划去找卢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