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他的计划,卢作新直接批了两千元整,“要求不高,给学校每个老师搞两斤鱼过年。”
秦淦西笑了一下,“四百四十块钱,可以买一千二百斤,把其它工厂也算进去了?”
学校现在只有不到五百个老师,每人两斤鱼,一千斤也顶天了。
当然,他这是和卢作新很熟悉,所以才能说出这样的话,不然是犯忌讳的。
卢作新咬咬牙,“你们厂有这么多钱过年,其它厂一年能赚个三五百就不错了,有的还是亏本的。你们大把的东西提回去,人家不眼红?他们眼红了,我们怎么办?”
秦淦西笑道:“不会吧。我看他们的产品也在哗哗地出,特别是木工厂,有了旋切机后,产量大增,仓库里也没有存货,只有三五百?”
那台旋切机,就是陈德亮他们那个小组研究设计出来的,因为抛弃了“自力更生”的宗旨,有秦淦西几人的帮助,又有机械厂这一优势,产品很快下线,到木工厂使用一次性成功。
卢作新摆了摆手,“如果不是你们帮他搞出那台新机器,能保本就不错了。至于其它几个厂,没一个不亏本的,尤其是那些炼铁厂,亏老鼻子了。”
对打鱼,秦淦西是不带怕的,打不到也能保证供应。
和季芬芳把钱取到手、回到机械厂后,重新对过年物资进行讨论。
对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的奖励是固定不变的,但钱多了,其它可以做的就多了。
还是留一成……二百块钱作为应急,其它的全部花掉。
原先只有鱼、粉丝,现在可以考虑一些猪肉,哪怕二两也行。
这个任务还得他秦淦西亲自出马,带着张立维和周春波去山麓大队找周益农。
这家伙现在春风得意了,田里地里全部绿油油的,大棚里也是每天有收益,猪圈里五十多头猪肥肥的,家禽圈里六百多只家禽正鸡同鸭讲。
看到他们三个到来,他哈哈大笑:“淦西老弟,两位老弟,你们一来,我就知道是为了过个肥年。放心,半头二百斤的猪和两千斤粉条已经安排上了,蔬菜要多少,我们优先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