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小华见村长郑重的样子,不由得问道:"村长,怎么了?你在担心什么?"
蒋洪瑞长长的叹了口气,忧愁的道:"原本今年水稻秋收,还有你的帮衬,我以为大家能有个好年景,日子不会太难过,不曾想,皇帝居然在这个时候去了,唉……"
说完,又长长的的叹了一口气。
蒙正全在一旁道:"是啊,皇帝升天,势必要征收挽联税,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昨天镇上已经收了挽联税,每户人家一两银子,我听说县衙担心挽联税收不上来,还派了衙役过来,今天里长就带着衙役去了村子,打算一个村一个村的收税,咱们这里也要早做打算了。"
听了蒙正全的话,蒙小华也明白村长在担忧什么。
一两银子,对镇上的人或许不算什么,对蒙小华来说,也不算多。
但是,对于在土里刨食的村民而言,绝对是一笔巨大的支出。
按照如今上等精米十二文钱一斤,白面十文钱一斤来算,村民们要卖足足八九十斤的大米才能凑出来一两银子的挽联税。
就算有些村民家里有些存银,但是拿出一两银子以后,也是大大的伤了元气。
蒋洪瑞听了蒙正全的话,点头认可之余,又叹了一口气道:"不止于此,皇帝驾崩就要修皇陵,我担心今年的徭役会提前,眼看着秋播在即,这时候将村里的劳力派出去服徭役,对秋播的影响太大了。"
秋播对村里人而言,其重要程度虽然比不上春播,但是对本就食物不足的村民而言,决定了第二年秋收前能不能吃饱饭的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蒋洪瑞才会如此担心提前服徭役,影响到村里的秋播。
想到这里,蒋洪瑞也无心停留,对老蒙道:"蒙正全啊,你要搬到村里来,我自然是欢迎的,至于买地的事情,只要你到府衙交上银子,写下契书就行,我这边同意。"
蒙正全从椅子上站起来,对蒋洪瑞作揖道:"多谢村长了,我待会儿就去镇上交椅子立契书,我就买华儿这附近的两个山头,到时候请村长做个见证就好了。"
蒋洪瑞点点头:"无妨。"
说罢,就急匆匆的离去了,显然要赶回去召集村里人商议交税和徭役的事情。
送走村长,老蒙也不坐了,直接向田家镇去。
要在小石村买地,需要把买地的银子交给镇上的府衙,由府衙出具盖有官府打印的地契文书才有效。
蒙小华则是去了两处干活的地方看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