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你具体说说。"老村长闻言,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神情,连语气都轻缓了许多。
蒙小华示意蒙洪来说。
蒙洪用轻缓的语气的道:"老村长,实不相瞒,这一次为了帮助村里人免除徭役,我们总共筹集了一百两银子。"
老村长闻言不由得惊讶失声:"一百两银子,这么多!"
其余几个老人也纷纷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情。
蒙洪淡淡的点了点头,开口解释道:"对,一百两,我父亲与仁和楼的柘掌柜有些交情,所以,这一次我父亲请仁和楼的柘掌柜牵线,将我家镇上的杂货铺抵押给了仁和楼的东家,从仁和楼东家那里借了一百两银子。"
蒙洪这么说,当然是姐弟俩早就商议好的说辞,目的就是为了避免未知的猜疑和隐患。
而且,能够一下子筹集到一百两银子,没有一个信得过的理由可不行。
反正他们已经打算全家搬迁到小石村,杂货铺也打算暂时不经营了,所以,用杂货铺做借口非常恰当。
在场的人谁又会较真去查证他们到底有没有将杂货铺抵押出去。
况且,以他们现在的处境,也唯有抵押杂货铺才有可能一下子筹集到一百两这么一笔巨款。
另外,老蒙家为了帮村子筹钱,居然将家里下蛋的金鸡抵押出去,无疑会收获村里人一波满满的的感激,对于他们日后迁来小石村定居有百利而无一害。
所以,姐弟俩商议后,果决的用了这个借口。
至于父母那里则非常好交代,如实相告就是了。
想必以老蒙家护短的风格,也不会说什么。
再则,女儿和儿子都已经把事情做完了,他不帮忙打圆场,难道还会主动将秘密说出去?
听到蒙洪的解释,老村长和村里的老人们脸上神情各异。
有的惊讶于蒙家人居然如此有魄力,居然把一家人赖以生存的杂货铺说抵押就抵押了,而且,一百两银子,恐怕是连居住的房子都一起抵押了出去。
有的人则是感动。
为了帮助村里人,老蒙家居然牺牲如此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