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办夜校(下)

小石村中,一半的人都姓蒋,他们世代生活在这里,已经传承了十几代人。

另外一半人,则是因为各种原因搬来小石村在此定居的杂姓,多的已经生活了十代人,少的也有三代人,早已成为了地地道道的小石村人。

若论资历,或许只有老蒙家在小石村的资历是最浅的。

然而,小石村的人却不敢小瞧了老蒙家。

一则,蒙小华自与潘仁和离之后,所做出的种种举动,说明了蒙小华是一个有能力的人,而且能够带着村里人过上好日子。

二来,蒙家蒙洪虽然没有功名,却是实打实的读书人。

没有人敢小瞧任何一个读书人。

因为每一个读书人都能有可能有朝一日飞上枝头变凤凰。

除非是老村长和潘仁这样,只是识了一些字,又彻底放弃了科考一途的人。

小石村的村民在这里生活了这么多年,贫穷使村里根本没办法培养孩子读书。

毕竟,这个时代里培养一个读书人耗费巨大,在没有去学堂之前,谁也不知道孩子的天资如何。

万一到头来孩子没有出息,岂不是把银子往水里扔。

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过让孩子读书的渴望。

学堂建成的时候,邻村的村长找到蒋洪瑞,询问学堂收费几何?他们村里的孩子是否也可以将孩子送来读书识字。

蒋洪瑞非常果断的拒绝了隔壁村村长的要求。

自己村里建的学堂,村里的娃娃们还没有开始上课,怎么能便宜了外人!

隔壁村的村长怒气冲冲的走了,一路咒骂蒋洪瑞老而不死不当人,实际上却羡慕的眼睛都红了。

谁让他们村里请不来读书人当夫子呢?

一切准备就绪,蒙洪也将开始他的第一次授课。

学堂外,村子里的人几乎都聚集在了这里。

村民们屁股下是自带的矮凳子,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聊天。

大人们夜间本来就无事,如今孩子们要在这里读书识字,他们自然就聚在了一起,顺便聊一聊家长里短。

有的人甚至把家里行动不便的老人都一起背了过来。

原本喧闹的场景,却在蒙洪走近的时候,迅速安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