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恭迎监军

(续接上回)

小队长向子初先生和太子爷详细地汇报了刚才的经过。他说道:“小的赶到前方哨卡时,远远地见到几个敌人骑兵在追赶两个人。当时,情况十分紧急,我们这边担心敌人会趁乱闯进营地,于是迅速派了几个人前去拦截。

“对方见我们有人迎过去,便没有继续追赶,而是策马离去了。我们趁机救下了那两个被追杀的人,小的一看,认识,竟然就是宫中的柳公公和他的跟班泉子。

子初问小队长道:“他们想从敌人那里逃出来,按理来说,应该会装扮一下,那你是怎么认出来的?”

小队长说道:“他们没有装扮,还是自己本来的样子。”

子初笑道:“这就叫百密而有一疏,他们自以为聪明,其实他们自己暴露了自己。”

然后,子初又问太子道:“太子可认识柳公公的跟班泉子?”

太子点头道:“泉子这人,我认识,跟着柳公公去过边境军营。不过,我一直都有个疑问,他怎么叫泉子?听起来好像叫犬子,这个名字真难听。”

子初说道:“这个,老夫知道。这个泉子,他原名不叫这个,而叫王泉水,。王泉水是和县下面柳家村的人,后来跟着柳公公。他想拜柳公公为干爹,而柳公公却没有收他做干儿子。别人就笑王泉水,说你只配给柳公公做一条狗,还想做干儿子呢?做梦去吧。那王泉水听了呀,也不生气,还说做狗就做狗,于是干脆就把自己的名字改为犬子。柳公公觉得犬子听起来毕竟不伦不类,于是就改为泉子。他的名字就这么来的,是为了表示对柳公公的忠心。 ”

太子不屑地说道:“哼,这样的人身上一点骨气也没有。”

子初问道:“还指望他们这样的人有什么骨气?没有骨气倒也罢了,怕就怕他们在关键时候临阵倒戈。哦,对了,小队长,你有没有问柳公公,他们怎么从敌军阵型那里过来的?他们来这里要干嘛?”

小队长说道:“小的问了几句,柳公公说他们二人是从敌人那里逃出来的,具体细节没说。对了,他们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奉楚王之命,冒死前来寻找太子爷的。他还声称自己是奉大王诏令来做监军的,身上带着大王亲笔书写的任命书。”

太子闻言,眉头微皱,疑惑地问道:“有这么回事?父王的诏令何在?”

小队长连忙从袖中掏出一份文书,双手呈上,说道:“太子爷,您瞧,这就是柳公公带来的任命书,他让小的给您看。”

太子接过文书,展开仔细察看。看罢,他眉头紧锁,将文书递给了一旁的子初,说道:“先生,您在大王身边,负责大王的文书起草和发布,您帮我看看这任命书是真的还是假的?”

子初接过文书,也仔细察看了一番,然后点头说道:“太子爷,柳公公携带的这份任命书确实是真的。只是老夫没有弄明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老夫出城时,大王并没有和老夫说起这件事啊?”

太子沉吟片刻,说道:“先生,我担心这里面一定有文章,不得不防啊。柳公公此人,我曾有过一面之缘,觉得他颇为奸诈。”

子初说道:“在一路勘察地形时,小队长也和我讲过柳公公在边境上的一些事。上次他奉命去边境督办烽火台建造的事情,老夫知道,那封诏令就是老夫替大王起草的。本来不是派柳公公去传旨,可是宫里的那个女人不知道和大王说了什么,大王就答应派柳公公去做传旨官。后来,老夫才知道他故意耽误时间,以压缩你们的工程时间,这本身就是居心叵测。你们的判断是正确的,柳公公就是冲着太子爷去的,想利用所谓的军法置太子于死地。”

太子说道:“不仅如此,他还试图加害母后,母后更是险些丧命于他之手。他还打算陷害刘公公,企图把杀害母后的责任栽赃到他头上,因此提前要杀人灭口。这样的人,走到哪里,哪里就不得安宁。对于此人,我们不得不防啊。”

子初闻言,也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太子的看法,进而补充道:“太子,老夫也觉得此人可疑,老夫断定,柳公公的背后有那个女人在指挥,这所谓监军大人的诏令也应该是那个女人在大王面前进的谗言,结果大王糊涂,竟然听信了。柳公公此来,必定是代表那个女人来兴风作浪的。”

太子问道:“据先生看,他此次来我这里,意欲何为?”

子初说道:“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把事情的经过捋一遍。敌人突然围城,京城陷入危局。大王正召见老夫,商量对策,老夫便自告奋勇,想出城寻找太子爷和大军下落。那个女人曾亲自到大王宫殿,向大王提议,派人去与敌人进行假投降谈判,以拖延时间,等待太子和大军的消息。”

“为此,大王便派老夫作为主使者,而柳公公则为副使同行。老夫也觉得那是个机会,到时可以趁机溜出来寻找太子爷。然而,在敌军大营和对方谈判时,老夫就发现柳公公身上有许多可疑之处。”

小主,

太子问道:“先生可否说说,您发现柳公公身上有哪些可疑之处?”

子初说道:“首先,他做为楚国代表,应该替楚国说话,他却相反,时常替对方说话。其次,他总是鬼鬼祟祟、神秘兮兮地,晚上我们就住在敌人军营里。老夫的书童曾注意到他夜里总悄悄外出,很晚才归来。当时老夫忙于脱身,无暇顾及此事。但老夫在临走之前,曾叮嘱我的兄长多加留意他。让他要特别留意柳公公的一举一动。老夫为此也叮嘱兄长,老夫一逃出去后,他就想办法早些结束谈判,早些回城。老夫当时心中就有所顾虑,生怕这柳公公会在暗中做些不干净的手脚,坏了我们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