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精妙了!”
“安国公,您是怎么想出来的?”
苏尘笑了笑,“这些都是我从书上看来的。”
“书上?”众人面面相觑。
哪本书上,有这么神奇的机器?
不过,他们也没多问。
安国公的本事,他们是知道的。
说不定,还真是从哪本古籍上看到的呢!
苏尘又详细讲解了这些机器的原理和用法。
众人听得津津有味,时而点头,时而皱眉,时而惊叹。
“安国公,”孙元化问道,“这些机器,咱们能造出来吗?”
苏尘点了点头,“当然能。”
“只要咱们齐心协力,一定能造出来!”
“不过……”苏尘话锋一转,“咱们不能闭门造车。”
“要把这些机器,放到实际生产中去检验。”
“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最终,要实现规模化生产!”
“规模化?”众人又是一愣。
苏尘解释道:“就是把那些效率低下的,质量低下的,全都集中起来,全部改造!”
“统一管理,统一生产。”
“这样,才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保证质量。”
他指着地图,“我打算,在各地靠近关津渡口的地方,建立一批大型的丝绸厂和瓷器厂。”
“把那些小作坊,都整合进去。”
“同时,还要在这些工厂旁边,设立配套产业。”
“比如,染坊,织布厂,包装厂等等。”
“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规模效应。”
众人听了,都觉得很有道理。
但是,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涉及到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
“安国公,”有人担忧地说道,“这……这能行吗?”
“会不会引起动荡?”
苏尘笑了笑,“动荡,是肯定会有的。”
“但是,这是改革的阵痛。”
“只要咱们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他顿了顿,又说道:“这件事,我会亲自负责。”
“你们只要做好技术支持就行。”
“另外,”苏尘又补充道,“江北的产业,咱们暂时不动。”
“先集中精力,把江南的产业搞好。”
“等时机成熟了,再收拾江北的那些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