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苏尘微微一顿,目光在朱允熥身上停留了片刻。
朱允熥立刻起身,向苏尘躬身行礼,表示感谢。
苏尘继续说道:“这些成绩,离不开皇上的英明领导,离不开吴王殿下的鼎力支持,更离不开在座诸位的辛勤付出。”
他这话,看似谦虚,实则暗藏机锋。既肯定了朝廷的功劳,又突出了自己的贡献,还把朱允熥推到了前台。
但一番话说完,
群臣依旧沉默不语,哥哥心思晦涩——
谁知道苏尘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万一说错了话,岂不是自找麻烦?
这时,
朱允炆看着苏尘的身影,心中五味杂陈——
安国公啊安国公,
想不到你在朝臣中竟然有如此分量……
一时间,
朱允炆陷入了沉思,实在不知道这朝会该怎么开下去了。
……
忽然,
“臣有本要奏!”
齐泰的声音,打破了奉天殿内令人窒息的沉默。
朱允炆暗自松了口气——
关键时刻,还得靠自己人!
果然,齐泰一上来就直指新政弊端:“新政虽有成效,但亦有诸多不足。如今京城之内,蒸汽机轰鸣,煤灰弥漫,污秽不堪,长此以往,恐生疫病!”
他顿了顿,又道:“产业兴盛,然农桑凋敝,贫富悬殊,民怨渐起……”
话音未落,便引来一片附和之声。
李善长一党纷纷出列,历数新政种种不是。
“是啊!国将不国!”
“贫富悬殊,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官商不分!”
“四民纲纪沦丧!”
“很多地方都有民变……”
“安国公!你怎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