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古生物研究院

研究员们迅速分为两组,一组研究陆地生物,一组研究海洋生物。

研究陆地生物的小组迅速行动起来,负责基因检测的团队率先从这些古生物的组织样本中提取DNA,放入基因测序仪。

随着仪器的高速运转,一串串复杂的基因序列在屏幕上不断跳动,大家紧张又兴奋的记录,比对。

而另一组负责形态学研究的研究员则手持高精度测量工具,仔细地测量着恐狼的头骨、披毛犀的角、风神翼龙的翼展等各项数据。

他们一边测量,一边记录,还不时地低声讨论。

另一边,研究员海洋生物的小组们小心翼翼地将样本一一取出,眼神中满是敬畏与期待。

小主,

邓氏鱼的样本被放置在特制的大型水槽中,注入模拟远古海洋的水体。

海蝎和三叶虫被放进小型培养箱,接受细致的观察。

巨型鹦鹉螺则被安置在独立的观测区域,周围配备了先进的仪器观察着它的一举一动。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研究所内灯火通明,研究员们废寝忘食地投入到研究工作中。

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个个惊人的发现接踵而至。

基因检测团队发现,恐狼的基因中存在着一些与现代狼截然不同的特殊片段,这些片段可能与它们适应远古恶劣环境的独特能力有关。

而披毛犀的基因分析结果更是让人震惊,研究显示它们的进化历程比之前认为的更加复杂,或许在远古时期曾经历过多次重大的环境变迁。

形态学研究小组也有了新的突破。

通过对风神翼龙骨骼结构的深入分析,他们推测出这种远古巨鸟的飞行方式可能与现代鸟类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也许具备一种更为高效的滑翔能力,能够在广阔的天空中长时间翱翔。

研究海洋生物的团队在邓氏鱼的基因中发现了一种独特的抗逆基因片段,这或许能为现代生物应对极端环境提供新思路。

海蝎的身体结构研究表明,远古节肢动物的进化路径比想象中更为复杂。

白发苍苍的老研究员道 :“这简直是生物研究的宝库!这些样本里蕴含的基因密码,或许能解开生物进化史上诸多悬而未决的谜团。”

而此时的林思雨在罗将军的要求下,作为这次大比的队长,带着战士们前坐上了车前往国际大比的赛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