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建安七年六月,西域诸国联军和玉门关守军,出现了怪异的一幕。
两边各自把守营盘,谁也不主动出击,一直相安无事。
刘华及手下将领,感觉自家兵力比西域少很多,又有城关把守,不到万不得已,不宜主动出击。
主要是西域联军那边,又有狮子又有老虎什么的,若是自己主动出击,没办法毒死这些猛兽。
突袭战中,这些猛兽被西域人突然放出来,自己军心肯定会乱。
不先把这些猛兽干掉,汉军是绝对不能主动出击的,出去就必败无疑。
联军统帅沙米哈这边,在得知姑墨国五千骑兵被团灭以后,就被吓着了。
他们重新评估了汉军战力,认为汉军骑兵,都是郝昭手下那样式的。
因此,他们高估了汉军的战力,也认为不宜强攻,否则伤亡太大。
即便是不顾伤亡强攻,也不一定能打赢汉军,因此还是等汉军主动出击吧。
沙米哈这个大聪明,还派斥候打探出,大汉这些年内部连年征战不断,粮食生产被严重破坏了。
如此,汉军存粮肯定不多,就想着和汉人打持久战,耗干其粮草。
再一打听,对面守军是大汉诸侯刘华家的,这几年他也没闲着,也是年年征战,存粮肯定也不多。
而且,这次攻打大汉,其实就是在攻打刘华一家诸侯。
西北,刘华集结了两支大军共二十万人马;西边这两座边关上,也有他家大几万人马;还有西南防线,刘华也派出了几万人。
这么多兵马,刘华一家诸侯能长期供养吗,他能有多少粮草。
在我们西域人的认知里,天下就没有这么富裕的势力,估计用不了多长时间,刘华大军就扛不住了。
沙米哈把自己的判断和想法说出,十国将领纷纷点头,都认为刘华不可能长期守关。
既如此,那咱们西域人还着啥急,必须耗尽他家粮草,不战而屈人之兵。
然后,西域十国兵马都高兴了,也都不紧张了,要是真如主帅所料,那这场大战就轻松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