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只待自己登高一呼,就可以顷刻拿下陈州地区,怎么能因为一时意气,就将此千秋功业付与东流呢?
幸好还有袁兄弟!
今日袁兄弟不在场,要不然有他在中间转圜,自己肯定不会犯这等低级错误。
明日回城后,一定要拉上他,求他向郭绍说说情,好歹支援一点兵器甲胄,让自己回去以后,对手下的兄弟有个交代。
至于这张老脸嘛?该丢就得丢!
谁让自己不长眼,看错了人。
还有就是袁兄弟这个人,怎么就跟了姓郭这小子了?
若是他能随自己一同回陈州,起事的时候有他在身边指点,定然会容易很多!
该怎样才能将他挖过来呢?丁奎脑筋转得飞快。
可惜,他的这番预想,在第二天回到唐州城后,直接泡汤了。
袁向庵因为昨天急需处理的那件事情,一大早就带人向樊州赶去,根本就没跟他见面。
“什么事情用得着这么急?”
丁奎得知后,心中愤然想道:“莫不是他不想帮忙,故意躲起来了吧?”
只是这里是唐山军的地盘,自己一行人又是有求于人,昨天闹成那样已是过分,又如何再去埋怨别人呢?
无奈之下,丁奎只好厚着脸皮,再次登门求见郭绍。
这次他把姿态放得非常低,几乎如同郭绍的下属一样。
而郭绍因为想在陈蔡之地掺一掺沙子,顺便也拖一拖陈大全的后腿,便将昨日的心结放下,满面春风地接见了丁奎。
两人仿若从来没有发生过矛盾一般,十分融洽地商量着军援的具体事宜。
一方虚心求援,另一方也有意成全,所以这次商谈进行得很顺利,没到中午就已经达成了一致意见。
唐山军向陈州义军提供甲胄1000具,战刀5000把,矛头2000枚,其他武器若干。
而丁奎也承诺,等起事成功后,将大批量向唐州贩运粮草,以作报答。
虽然郭绍对他的这个承诺抱有怀疑,但也没太较真。
反正自己在唐州也没打算待太久,支援丁奎也不过是顺手而为罢了,没指望他能真成什么气候。
既然双方商议好了,那接下来的事情就比较轻松了。
在郭绍的安排下,唐山军辎重营指挥使崔茂,紧急从库房里调出这部分物资,配合丁奎带来的人,一起送到了唐州和叶州的交界处。
小主,
至于他们如何从叶州运到陈州,那就不干崔茂的事了!
待一切交易停当,已经是两日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