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首战

大汉兵王 老周不庄 1452 字 15天前

“孰先,孰后?”

“以臣习武的经验而言,当以内壮为先。内壮则外自强,内不壮,不过是外强中干,一时好看,后则难继。弱敌或许可克,强敌必然难当。一旦失手,不仅分胜负,更分生死。纵使勉强取胜,留下内伤,也后患无穷。”

天子收起笑容,若有所思。“修身可以吐纳、导引,治国又如何内壮?”

赵延年想了很久,才老老实实地说道:“臣着实不知。”

天子叹了一口气。“知之为知之类,不知为不知,你也算是践行了圣人之言了,比那些大言不惭的人强。”

赵延年很尴尬,不知道天子这是夸自己,还是什么意思。

——

三月初,卫青传来消息。

大军在定襄集结完毕,代郡、雁门传来消息,伊稚邪在颓当城附近集结大军,有迎战之意。

但颓当城离汉塞还有三百多里,如果伊稚邪只是虚张声势,一旦汉军出塞,他就望风而遁,那汉军很可能徒劳无功,白白浪费钱粮。

但诸将求战之意甚浓,尤以代郡太守李椒为最。

平陵侯苏建也建议出塞攻击,但他的用意又和李椒不同。

从收集的信息来看,右贤王的大军一直停留在王庭附近,既没有前进,也不撤退,明显在是观望形势。如果汉军不出塞,右贤王会一直保持警惕。只有汉军出塞无功,右贤王才会放松警惕。

只有这样,奔袭匈奴右部才有成功的可能。

天子反复考虑后,接受了苏建的方案,命卫青领兵出塞作战。

若有机会,就重创伊稚邪部。

若无机会,就及时撤退,最远不能超过颓当城。

总之,要让匈奴人觉得,三百里就是汉军的极限。离边塞三百里,就是安全的。

诏书发出后,天子就开始莫名的焦虑,心情也变得极不稳定,一会儿兴奋得自言自语,一会儿低落得沉默寡言,一会儿又狂躁得破口大骂,在波峰、波谷之间反复震荡。

所有人都非常紧张,包括赵延年。

作为天子近侍,赵延年能理解天子的心情。

就理性而言,卫青此次出征的条件并不具备,想取胜更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首先是兵力有限,加上苏建、李椒等人统领的郡兵,总兵力不到五万。

面对伊稚邪,兵力优势纵有也不多。如果伊稚邪没有撤走,而是选择正面迎战,双方旗鼓相当,很可能就是一场恶战。

汉军或许能胜,但损失也不会少,再想进攻匈奴右部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