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屠王派黑石送赵延年、东方朔一行去浑邪王部。
一路上,黑石非常殷勤,照顾得非常周到,深得汉使团全员的喜爱。
东方朔和黑石聊得很投机,问了黑石名字的由来后,建议他取个汉名,以便将来去长安时用。
一旦达成协议,休屠王大概率要派儿子到长安为质,黑石显然是最合适的人选。到了长安,就要学习汉家礼仪,包括语言、服饰,还黑石黑石的就不合适了。
像赵天赐一样,取个汉名,更好一些。
黑石向东方朔请教,该取什么样的汉名为好。
东方朔仔细问了黑石名字的由来后,建议黑石取名日磾。
磾是一种能染缯的黑色矿石,与黑石的名字相匹配。日表示心向光明,喻意其忠于君父。
黑石念了几次后,欣然接受。“多谢上使,从现在开始,我就叫日磾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延年在一旁听着,不禁暗笑。
在汉人的传统中,赐名实际上是一种宣示所有权的行为。能为人取名的不是长辈,就是老师,普通人根本没有这个资格。
匈奴人其实也有这个习惯,只是东方朔前两天的表演给休屠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匈奴人不自觉的将他当成了大巫师一样的人物,对他的赐名求之不得。
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看来历史总有一定的惯性,金日磾又向前迈了一步。只是东方朔赐了名,不知道谁来赐姓。
有了这个机缘,黑石——日磾与东方朔更加亲热,两人闲聊起了浑邪王部的情况。
日磾透露了一些担心。
和东方朔考虑的一样,浑邪王部的实力更强,要求也会更高,汉朝能否满足他的要求,将决定三方结盟能否最后达成。
东方朔胸有成竹的表示,或许会有一些波折,但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好的。
“你看那河。”东方朔指着路边的河流。“原本都是一条条小溪,从山里流下来,汇聚成河。我大汉本就是天上的星河,所以能汇聚百川,统一天下。休屠部、浑邪部就像那些小溪,虽然会有些曲折,但最后总会融入其中,无一例外。”
日磾看着河水,若有所思。
——
赶了几天路,到达浑邪王部。
不出意料,浑邪王远比休屠王傲慢。得知汉使到来,根本没有露面,也没有接待,只是派相国来与东方朔见面,聊了几句,提了一些非常离谱,一听就不可能的要求。
东方朔既不生气,也不着急,对浑邪王的相国说,大汉地大物博,无所不有,你们的要求完全可以满足,不在话下,甚至可以给你们更多。
但是,你们拿什么来换?
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是狼是狗,你们先亮出实力看看。
相国是一个须发花白的老头,面色微黑,听完东方朔的话后,脸更黑了。
“你不知道浑邪部的实力吗?”
“听说过,但百闻不如一见。”东方朔起身,背着手来到相国面前,俯视着相国,露出轻蔑的笑容。“之前单于也很厉害,结果被我汉军打跑了。后来又听说右贤王也很厉害,不久之前又被我汉军打残了。浑邪王的实力是比单于强,还是比右贤王强?”
相国虽然不算矮,可是在东方朔的面前,他和侏儒无异,被东方朔的气势完全碾压。再听了东方朔的话,更是无言以对。
浑邪王的实力虽然不弱,比起单于和右贤王,终究还是略逊一筹的。
他避开了东方朔的眼神,强作镇静。“这么说,你们不是来谈判,是来逼降的?”
“那要看你们的态度而定。”东方朔收回目光,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慢条斯理的整理好衣服。“你们想要和平,我们就是来谈判的。你们想要战争,我们就是来宣战的。右贤王被击溃后,陇右、北地诸郡有数万将士将解甲返乡,如果浑邪王愿意给他们立功的机会,让他们带着战功回家,我们不会拒绝。”
说完,东方朔伸手一指赵延年。“这是赵延年中郎,武艺精湛,被你们匈奴人称为天武士,想必相国有所耳闻。浚稽山一战,他未能尽全力,只封了关内侯,食邑二百户。如果浑邪王成全,让他能更进一步,不胜感激。”
相国转头看了一眼赵延年,下意识地咽了一口唾沫。
之前听日磾介绍的时候,他就觉得赵延年这个名字耳熟,和传说中的天武士很像。只是汉人名字与匈奴人不同,难免会有重名的,而赵延年看起来又那么年轻,面相稚嫩,看不出半点杀气,他也就没往那方面想。
现在听到东方朔的介绍,确认了这个少年就是天武士,相国有些心慌了。
派这样的一个人为使,汉朝示威的意图已经摆在脸上了。
想讹诈汉人,很可能会弄巧成拙,好处没拿到,反而引来了汉军。
相国不敢自作主张,说了几句场面话,告辞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