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话多事多

大汉兵王 老周不庄 2353 字 18天前

天子的眼神顿时直了。“这是……”

“臣已经摸到了先天之门,只是这只脚一直跨不进去,已经在门外徘徊几个月了。”

天子盯着赵延年的胳膊看了一会,忍不住伸手摸了一下。“这就是胎息的妙用吗?你这皮肤也太嫩了,婴儿也不过如此。”

赵延年顿时一阵恶寒,想起了李椒的话,后悔不已,连忙收回胳膊,放下袖子。

天子意犹未尽,盯着赵延年看了一会儿,突然说道:“朕要去甘泉宫,你随驾吧。朕处理政事之余,也想学学这胎息之法。还有化胡为夷的事,也要和你商量商量,其他人都把握不住要点。”

赵延年恨不得抽自己两个嘴巴子。

让你多嘴,又惹出麻烦了吧。

——

辞别出殿,赵延年准备接上金吉丽回家。

金吉丽却和皇后谈得投机,半天也没出来。赵延年站在宫门口,想着自己刚才一时多嘴,暗自后悔。

一个郎官走了过来,拱手施礼。“中郎,贺喜,贺喜。”

赵延年也没多想,拱手还礼。

这次回来,宫里认识不认识的郎官向他贺喜的很多,他都已经麻了。

“郎中令请中郎过去叙话,请中郎随我来。”郎官伸手示意。

赵延年这才会过意来,连忙收起懒散,跟着郎官来到郎中令署。李广正负手站在廊下,看着几个郎官练习射箭,见赵延年跟着郎官走进来,神色恭敬,不禁嘴角微挑,露出一丝笑意。

赵延年快步来到阶下,躬身行礼。“中郎赵延年,拜见飞将军。”

李广快步下了台阶,双手扶起赵延年,笑道:“行了,行了,你就不要叫我飞将军了。在你这个天武士面前,我这个飞将军简直是丢人现眼。”

“岂敢,岂敢。”赵延年大声说道:“在延年眼中,飞将军才是我汉家好儿郎的典范。”

李广大笑,对围过来的郎官们说道:“你看,这才是天武士的胸怀,比那什么以天将军自居的实诚多了。你们啊,要好好习武,耐心等待,自有自己的机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延年听得额头冒汗,心道不能再让李广说了,这老头待会儿不知道又冒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言辞来。

“飞将军,延年这次遇到令郎雁门太守李君了,他托我向飞将军问安。”

听到李椒的事,李广来了精神,拉着赵延年上堂,仔细询问。

问完了李椒,又问李陵,最后又问起了匈奴人的动静。

“你说说,匈奴人会就此安分守己吗?”

赵延年有些为难。这些事,李广不该打听,他也不该泄露,但李广开了口,他又不能不答。

想了想,他说道:“飞将军征战一生,精通兵法,自然知道忘战必危的道理。不管匈奴人会不会安分守己,我汉军总不能疏忽大意的。如果我记得不错,兵法上是这么说的,不恃敌之不攻,恃我之不可攻。”

李广大笑,又道:“那你再说说,若匈奴背信弃义,又来攻战,当如何战而胜之?”

赵延年抬起头,盯着李广看了半晌,忽然明白了李广的用意。

这老将军心有不甘啊。

虽然李椒、李敢都封了侯,陇右李氏的魔咒已经被打破,但李广征战一生,未能封侯,肯定是不甘心的。

可是说实在的,出塞作战,千里奔袭,真的不适合老将军你啊。

别的不说,这体能就是无法跨越的难关。

即使有马镫省力,千里奔袭依然是对体能的巨大考验,像李广这样年逾李花甲的老人根本支撑不住。

但是这样的话,显然不能对李广说。

赵延年思如电转,迅速考虑了一番,说道:“飞将军威镇漠北,谁人不知,你的战旗只要一露面,匈奴人就会如飞蛾扑火,星聚而来。飞将军只要用强弓硬弩守住坚城大阵,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两个,根本毋须费力,自有首级如山,封侯何足道。”

李广歪了歪嘴,不以为然。“匈奴人又不傻,岂能明知坚城大阵无法攻破,还继续送死?”

赵延年嘿嘿一笑。“那就看飞将军如何能让匈奴人欲罢不能,不死不休了。”

李广皱起了眉头,一时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