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大火已至

汉吏 三国小吏 1667 字 26天前

张杨默默点了点头,他不是初次见吕布,在太守府已然见过。此次再见,观感又与上次不同。见这人如此勇猛,他又是个老好人,加上朋党不少,是个爱交朋友的,对于这种虎士,心中已有三分结交之意。

几杯温酒下肚,本就是武人的几人开始谈天论地,吹牛打屁,就差当场摆下香案,约为兄弟。

武人本就是这般性子,如无仇怨,亦不相轻,便会互相被对方身上的人格魅力和个人勇武所吸引,特别是在酒水的催动下。

至于那颗鸟太守的人头,三人看也不看。从太守府火起,不知真相的张杨就已经明白,这新任的曹太守难逃一死。

吕布的勇武,张杨在明里暗里也知晓了,口中担忧的提了几句日后之事。至于吕布,光顾吃酒,其他的,管他个俅!

等到天色大亮,薄雾竟变成了浓雾!

吕布乐得雾起,又连连陪着梁诩、张杨吃了个把时辰,三人高谈阔论,先是品评云中人物,后又划拳拇战,待到雾气将散,三人数起酒坛,发现,竟足足吃了小一石酒!

环顾了左右一眼,见时候不早,吕布有些点醉意,和案边二人一抱拳,仰天大笑而去。

到了城墙下,径直跃身跳上赤兔宝马,催促着郡兵速开城门!

在一众郡兵敬畏的眼神下,吕布只觉酒酣胸开,打马的频率连连加快,不一会儿,便将身后的成廉等人甩去老远。

在他身后的城墙上,一颗还在滴血的人头挂在那里,望着吕布远去的背影,脸上的神色和眼神中,唯有说不尽的惊恐!

------

1.张杨:《三国志·张杨传》注引《英雄纪》:“杨性仁和,无威刑。下人谋反,发觉,对之涕泣,辄原不问。”

再来看看张扬在公元189年的初次登场。

《三国志·张杨传》:“张杨字稚叔,云中人也。以武勇给并州,为武猛从事...并州刺史丁原遣杨将兵诣硕,为假司马。”

关于xx司马这的这一细料,在《番外·关于杜夫人的一些猜想》中有论述,故而不细说。

再结合张杨的性格来猜想,其以武勇给并州,应是在地方郡县任有武职,而最有可能的,便是百石的兵曹掾。是以武勇得以被刺史得知。

但能知道的是,吕布极有可能兵精卒强,领有能独立调动的一支部曲,而张杨的部曲多半没有吕布多,或是不方便调动!而郡兵不得轻易离开郡国,加之云中郡的特殊情况,任个武猛从事也不奇怪了。

至于这里的假司马,定然不会是六百石的佐军司马,而是比千石的假军司马或是别部司马。代表他有独领一部的权利。

而开始没有独领一部的权利,说明麾下士卒的数量应是没有达到独领的要求,估计假司马之说,应是丁原拨付了一部分士卒给他去完成丁原指派的任务。

加上武猛从事一职,本就是一虚设之职,属于东汉末才始置,并沿用至魏晋。

2.关于张杨与吕布的关系:《三国志·张杨传》:“杨素与吕布善。太祖之围布,杨欲救之,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