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王荀夜话

汉吏 三国小吏 2801 字 21天前

王苍见荀攸的思绪又转了回来,发现哄骗不到他,只能用大笑几声来掩饰自己的尴尬,伸手又取了一枚切好的甜蔗,放在口中咀嚼一阵,吐出渣滓,才接着说道。

“吾正是如杨公所言,知晓彼辈祸乱州郡,方才在云中大兴土木,加固坞堡,又训练了些家兵,用以保全族人。”

“至于阴养死士,招徕亡命之说,更是无稽之谈。吾乃边人,看到颇有勇武的豪杰,多有惺惺相惜之意,延揽彼辈,不过是想借其勇力,为日后在地方为守为相时,有些爪牙可用罢了。”

小主,

听完王苍的一席话,荀攸皱着眉头,似乎觉得哪里不对,总感觉怪怪的。而且王苍的回答,与他的猜测结果大相径庭。

他认为,王苍所展露出的气质,已经逐渐有一丝枭雄之姿了,但他自己,似乎并未发现?

想得有些烦闷,荀攸又捏了几颗枣脯放进口中,一边盯着王苍,一边吃了起来。

回想起自己之前那番话,好似是个人都不会答应下来吧?

如若答应,这可是视同谋反的大逆不道之罪,换作自己,好像自己也不肯说真话。

想明白了这点,荀攸看着王苍笑了笑。

这一笑,让王苍心中直发毛,接着又见荀攸说道:“君侯,攸此生难以出仕,既如此,不管君侯是真有此意,还是忠君爱国之辈,攸皆不管。”

说到这里,荀攸只觉口干舌燥,加上又吃了许多甜食,伸手端起案几上的热汤,仰头一饮而尽,接着说道。

“攸只知,君侯既有逐鹿天下之意,攸便助君侯一臂之力。”

话落,荀攸起身离席,对着王苍拜倒在地,高声喊道:“主公!”

见荀攸连主公都喊了,说明其是真心愿意帮助自己,王苍神色大喜,一把将荀攸扶起,说道。

“公达,此刻天色不早,吾等一边歇息,一边闲叙如何?”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哈哈哈哈哈!”

荀攸应了句,自往卧榻边走去,而王苍也不客气,大笑了几声,跟在荀攸身后,看着荀攸清瘦的背影,心中却有些复杂。

其实荀攸那一番话,说的没错。此时他确实是在为未来的黄巾之乱做准备,但这种话,自己心中知晓就是,却不能与旁人分说。

前面荀攸直接说愿助自己一臂之力,其实也是在试探自己。如若自己没有这个意思,那为何扶起荀攸?

是以荀攸心知肚明,王苍也不说破,二人保持着一种诡异的和谐。

但王苍以前没发现,荀攸的内心也是想着出人头地的。既然出仕无望,他便想自己走出一条路子来!

看着荀攸躺在卧榻里侧,王苍笑了笑,也跟着上了卧榻,开始与荀攸闲叙起来,口中聊着,可心中想的却是。

人只要活着,就会有野心!

------

1.关于果品:细细研究一番,实在是汉代能吃的水果不多,加上能放的也不多,此时不是应季,能吃也就这几样了。

加上突然发现咱们现在起码在吃方面,真的挺幸福了。

感谢诸多先生的前赴后继。

2.良禽择木而栖:此句话出自《左传》,但意思没有这么通俗。只是用原文来说,行文和观感不好,故而用这句俗语。

3.荀攸:关于荀攸的这个事情,我一直隐而不发,便是想在此处说明。

其实在《三国志·钟繇传》,裴松之注引《谢承后汉书》中言:南阳阴修为颍川太守...举...孝廉荀攸...以光国朝。

如果此时的时间线中,荀攸未曾出仕的话,那么在秋天之前,颍川太守阴修定然也会将荀攸举孝廉一事给提上日程。

但文中不是言荀攸被党锢给禁锢终生了吗?怎么还会举荀攸为孝廉?

前文也介绍过了,自永元改革后,内地郡国每满二十万人可举一孝廉,有一番孝廉的番外,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颍川郡的人口繁密,这个自不必多说。在《后汉书·郡国志》中的人口数据来自于汉桓帝中期的人口数据,离现在的颍川已有二十多年,期间人口增长是肯定的。

就按照原数据算,颍川郡有一百四十多万人口,可举七位孝廉。阴修的南阳阴氏家族之前也提到过,荀氏有人嫁过去了,乃是阴氏的亲族之一。

用一位孝廉的名额来给自家亲族,正是这些世家大族之间的常用手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属于是。

说完前面的前因后果,最后来说说为何还会被举孝廉一事。

作为刘秀的第二任皇后,即刘秀白月光所在的家族。阴氏在东汉属于把持后宫的六大家族之一,而且不像安定梁氏那般,近期还被大清洗过,在朝中地位可谓是最高的那一批人。

就算是荀攸在党锢之列,阴修举荐他被追责的话,亦不会太过不留情面,施以重惩。

这就是六大家族与后族的实力!

4.太平道的初期:《资治通鉴》中言:十余年间,徒众数十万。

说明太平道不是隐藏起来的,而是光明正大的在传道,并且官方已经意识到了,只是灵帝隐而不发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