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闻言,开口道:“有大将军在,只要大将军把诸侯们都打败了,但是天下百姓自然可以过上好日子。”
两人闻言相视一眼,摇了摇头,这个女儿真是一心向着刘茫。
路上许多百姓,都是衣衫褴褛的朝着西边逃亡。
蔡邕不解,为何这么多的百姓要拖家带口的逃亡。
不过从这些百姓口中才得知,他们这些百姓全都是要去关中。
原来是这些百姓都听说大将军在关中,实施了一些利民的政策。
只要去了关中,就能有活路。
随后叫来学生,让学生前去询问具体原因。
不一会学生回来,蔡邕问道:“百姓们如何说,就算大将军出了许多利民的政策,可是长途跋涉,真的值得吗?”
学生不敢隐瞒,回答道:“老师。不是他们想去,而是在洛阳实在是活不下去。”
蔡邕闻言顿时一惊道:“这是何意?为何活不下去?”
学生叹了口气道:“不瞒老师,在洛阳周围的百姓,自从袁绍占领洛阳之后,他们连饭都吃不上了。”
“不光那些士兵整日欺压百姓,就连城中的士族也是如此,百姓们根本就没有活路,这才不惜长途跋涉,前往关中。”
就在这时,路上突然有老人晕倒,旁边还有一个小女孩正在哭泣。
口中一直喊着“爷爷……”
蔡邕见状,也顾不得身份,随即从马车上下来。
来到老人身旁,这时老人的周围已经围满了人。
其中就有一个气质不错的年轻人,看到老人晕倒。
他立马把老人扶到旁边的平坦之处。
蔡邕来到年轻人面前,随即问道:“这老人家如何了,可有大碍?”
年轻人看了看蔡邕,眼神中十分震惊,因为蔡邕的穿着来看。
不是一般人,绝对是一个有身份地位的人。
但是这样一个人,怎么会出现在百姓的逃亡路上,让他十分不解。
周围许多百姓,看到蔡邕一身华丽的服饰,也都认为蔡邕是个有身份地位的人。
周围百姓对蔡邕,都十分的敬畏,但年轻人却与周围百姓不同。
眼神中只是惊讶,并未有敬畏,神情平凡的开口道:“并无大碍,只是身体太虚,长时间未有饮食导致的。”
蔡邕闻言,点了点头,没事就好,于是吩咐身旁的学生。
去车上取点食物过来,随后学生取来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