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6 岐王禳星

大唐协律郎 衣冠正伦 1792 字 12小时前

应付完张均之后,张岱又在家里收拾一番,借了一些暂时不方便置买的器物。

他爷爷知他今天就要搬出去后,又整理了两箱的图书让人送来,叮嘱他认真阅读,过几天便要考核。可见张说对于栽培这个孙子是真的上了心,但张岱则就不免有点哭笑不得。

他上辈子大半时间就埋首纸卷,各个朝代的史籍、论文翻到想吐,生活中为数不多的闪光点就是师姐、师妹们的陪伴,没想到来到这大唐盛世,还是摆脱不了埋头读书的命运。

老子可以不搭理,爷爷安排的学习任务却不能敷衍,他也只能盘算着搬去新居后抽个时间突击阅读一下。至于其他的时间,当然是要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好不容易穿越到古代,却只埋首书堆,这不有病么。

过了午后,他便又带着两大车的家当往惠训坊而去。当其再回到坊中时,却发现坊间气氛较之上午来时更显冷却或严肃,坊内各家多是家门紧闭,街道上更是罕有行人。

“发生了什么事情?”

张岱回到自家门前,再望向隔邻岐王山亭院门前又多了不少的甲兵,便皱眉问向宅中留守的仆人。

那仆人闻言后便摇摇头,只说之前也没见过这种情况。这不免让张岱心中暗生狐疑,莫非自己刚刚搬进来,便要目睹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情?

玄宗的兄弟们在政治上乏甚表现,张岱对于这些人和事也所知不多,想做什么猜想也是全无头绪,于是便先入宅,安排仆员们将运来的器物家当搬进来开始布置宅院。

这座别馆虽然维护的还不错,但毕竟长时间没有正常的居住使用,也免不了要打理一番。

就拿中庭那水池来说,还得种上一些香蒲、水艾之类的水生植物,既能点缀园池,还能驱除蚊蝇,否则真到了盛夏时节即便是活水环流,也难免会滋生出成群的蚊蝇。宅园各处也要用硫磺等物熏烤一下,祛湿防虫。

事情虽然琐碎,但要做起来却需要细致工夫,总得要个三五天才能收拾好。而在这些细节处理妥当之前,张岱便先住在中庭西阁楼上,这里还可以临高眺远,河风飒爽、风物宜人。

张岱登上阁楼向东望去,坊中各家宅居历历在目,北面则是洛南长堤,洛水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甚至洛水北岸的皇宫都能透过槐柳树荫依稀可见,确是令人心旷神怡。

当他转到阁楼回廊的西侧时,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坊外阔达几百亩的魏王池,魏王池周边多有观景的园榭亭台,远远望去既有都畿内的胜景繁华,又有初夏湖景的辽阔怡人。

而当其视线从魏王池收到近处时,岐王山亭院的轮廓布局便也收于眼底。岐王山亭院远比这座张家别馆更广阔,占地起码得有七八十亩,甚至魏王池的东北一角都被囊括进这园林之中。

张家别馆还只是堆石造亭,岐王山亭院湖池中的石景要更加高耸多变,且直做山势起伏之状,嶙峋起伏的山石从园中一直延伸到魏王池中数里,看起来就像是一整座山脉都被纳入这园林中。

内中建筑也不像张家别馆这样中规中矩,而是更加的因地制宜、富丽美观,一座高崇的楼宇拔地而起,张岱站在自家阁楼上都要仰脸去瞧。有凌空的步道延伸到左近阁楼建筑,若是月满星繁的夜晚,酒意微醺漫步其上,真有飘飘然畅游星汉之感。

张岱原本还为自己新得的这别馆欣喜不已,可当看到岐王山亭院的布局时,顿时便觉自家别馆都不像之前那样迷人了。可见人的欲望是没有满足的,而痛苦和落差大半来源于对比。

在欣赏岐王山亭院的建筑与布局的同时,张岱也注意到不只门外站立的甲兵多,这宅园内的人更多,除了披甲持械的卫兵之外,还有众多仆佣、甚至身穿法袍的道士在不断的走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