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

但是,汉隶也有其局限性。

像这时候印刷术尚未普及,多数书籍和文书都要手抄,而隶书在于抄书方面,却是不及后代楷书的。

所以,历史上在魏晋时期,出现了专门用来,抄书的字体,也就是后世,诸多楷书的鼻祖——小楷。

而袁熙就利用了,这一空白,赚取了许多名望,袁熙却提前了一点时间,将它面世,心中只能暗暗告罪了。

当然这书写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

。。。。。

历史上这一宗师级人物,是被尊为“楷书鼻祖”的钟繇,此时还蜗居长安呢,他后来加入了袁熙幕府。

“显奕,不知你师承何人?”蔡邕询问道。

袁熙心思一转,随即答道,“不瞒先生,小子年幼之时,师从胡昭先生,后来又临摹钟尚书笔帖。”

“哦,原来如此,显奕是在他们基础上,青出于蓝胜于蓝了,不错,很不错。”蔡邕摸着胡须笑道。

要知道,他上一世学的中文,不仅要搞些附庸,风雅的诗词歌赋,这书法也是,认真学过的。

当然,袁熙之所以搬,钟繇和胡昭出来,那是因为他太年轻了,如果没有依托,别人会不相信的。

不管有的没的,还是穿层皮再说吧,总没坏处。

在那时来说,他水平也不怎样,但在这时,却是开创性的革新,这也是袁熙赚取,声望的手段之一。

“显奕,可再写一副?”蔡邕伸手相邀道。

袁熙点了点头,答应道,“长者请,不敢辞。”

当下他将楷书的一些,运笔发力等笔法,说与蔡邕听并加以演示,而我们的才女蔡琰,就在旁磨墨。

她好奇地眨着,灵动的眼睛,看着这个同龄的少年,不禁多看了几眼,内心泛起涟漪,随即遐想不断。

。。。。。

袁熙的那些诗文,也是十分精妙的。蔡琰突然想到了什么,小时候在洛阳时,自己还挺鄙视袁熙的。

那是185年的夏天,袁家书堂后桃林中。

小袁熙和高月,正在树下你情我浓,蔡琰看着在桃树下,热情相拥的两人,轻轻咬了咬chun,蹙了蹙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