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

见何进偃旗息鼓,袁绍怒其不争,悲愤说道。

“容我三思。”何进不好直接拒绝。

“前任大将军,窦武之祸,犹在眼前呢,如今,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袁绍搬出了,窦武的案例,劝道。

“这。”何进内心,挣扎不已。

“本初帐下,皆是能人异士,若能替国除贼,均为大将军用之,张让、段珪之流,散步流言蜚语,何不借机杀之?”为了除去宦官,袁绍亮出了底牌。

袁绍做的这一切,都是给大将军何进壮胆的。

“唉!太后不许,如之奈何?”闻言,何进很是心动,但是思虑再三,他道出了实情,何太后干政。

~~~

主幼临朝,必然会导致,母后干政,进一步发展成,外戚擅权,当然,遇到年少英主就另当别论了。

皇帝成年后,想要收回权力,就要启用宦官,打压外戚势力,掌控失当,就会演变成宦官之乱。

在这种畸形的,权力格局下,激发了袁绍的,权臣之心,甚至,更上一步的想法,但这需要时间。

袁绍:大汉,未尝不能,换个皇帝,吾欲效周公,临朝而称制。

。。。。。

191年,濮阳。

看着袁绍离去背影,袁熙、袁谭、袁尚,三兄弟心思各异,场面异常尴尬,但每个人都极力克制着。

也许袁绍不知道,正是自己对袁熙的器重,造成了后来,袁家新一代的夺嫡之争,悲剧又一次重新上演。

就像李渊,器重李世民一样。袁熙作为家中老二,非适非长而独建大功,诸子之间不出现矛盾,那就怪了。

不过,还是袁尚率先打破了,这一份尴尬,只见他笑道,“好你个二哥,先前出征洛阳,父亲带的是你,如今北上邺城,父亲带的还是你,真是气人呢。”

~~~

袁尚一脸笑意地,表达着他的羡慕,不过,他是否真心,还是假意挤兑。

说实话,袁熙没有看出来,不过,他可不觉得,袁尚这家伙,有多高尚。

毕竟,都是自家兄弟,谁不了解谁?

~~~

袁绍:老大袁谭,家中长子,老二袁熙,精明干练,老三袁尚,讨人欢喜,手心手背的,为之奈何?

袁熙:三弟,你又皮痒了?

袁尚:二哥,你误会我了。

。。。。。

191年,濮阳,太守府。

“三弟说的没错,大哥我也是,羡慕的紧呢?”

袁谭先是看了眼袁尚,又玩味地看向袁熙。

“额,这个,大哥说笑了,大哥乃家中长子,干系更重才是,何来如此一说。”袁熙尴尬地,笑着说道。

此刻,袁熙满脸愁容,倒不是他做作,而是本能地尴尬,毕竟,袁绍可是将他,架在了火山口,骑虎难下。

“就是,就是。”袁尚继续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