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百业俱兴盛景现,危机暗伏心难安

第264章 百业俱兴盛景现,危机暗伏心难安

蒋琬闻声望去,那商人约莫三十来岁,衣着考究,手中捧着一只晶莹剔透的琉璃杯,在夕阳下折射出迷人的光彩。

“蒋大人,您看这琉璃杯……”商人语气略带迟疑,欲言又止。

蒋琬接过琉璃杯,仔细端详。

这杯子做工精湛,色彩绚丽,显然出自名家之手。

他心中了然,王厚对工匠的重视,已经渗透到了荆州的每一个角落。

自从王厚坐镇荆州,便大力发展手工业。

他深知,一个地方的繁荣,不仅要依靠农业和商业,更离不开精湛的手工艺品。

王厚颁布法令,在荆州各地开设作坊,广邀能工巧匠。

他亲自拟定招贤榜文,承诺给予工匠们优厚的待遇和宽松的创作环境。

消息一出,四方工匠闻风而动,纷纷涌入荆州。

为了让工匠们安心创作,王厚特意划拨土地,建造工匠村落。

这些村落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工匠们可以在这里潜心研究技艺,不必为生计发愁。

王厚还鼓励各行各业的创新。

他设立了“工匠创新奖”,对在兵器、丝绸、陶瓷等领域取得突破的工匠,给予重金奖励。

在王厚的鼓励下,荆州的手工业迎来了蓬勃发展。

兵器作坊里,工匠们夜以继日地研究新的锻造技术,打造出更加锋利、坚韧的兵器。

这些兵器不仅装备了荆州军队,还远销各地,为荆州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丝绸作坊里,织娘们巧手翻飞,织出一匹匹色彩绚丽、质地柔软的丝绸。

这些丝绸成为了贵族们追捧的奢侈品,也成为了荆州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

陶瓷作坊里,陶工们精益求精,烧制出一件件精美的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