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朝堂议政论江东

孙权目光灼灼,落在张昭身上,“子布,你的意思是,曹操虽经赤壁之败,但仍不足以轻视?”

张昭感受到那份如芒在背的注视,不敢有丝毫怠慢,再次躬身,沉声道:“主公明鉴。曹操雄踞北方多年,麾下精兵强将无数,纵然在赤壁折戟,也伤不了他的根本。我军仓促进攻,胜算渺茫不说,一旦失利,恐引火烧身,江东危矣。”

他顿了顿,声音愈发沉稳,“为今之计,当务之急是稳固江防,加固城池,以应对曹操可能的反扑。同时,吸纳荆州流民,开垦荒地,恢复农桑,建立完善的粮草补给体系,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他的话语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如同一张无形的网,将江东的现状分析得淋漓尽致。

其他文臣听罢,纷纷点头称是,大殿内的气氛也略微缓和了一些。

孙权眉头微蹙,似乎对张昭的观点有所认同,但内心深处,却又隐隐感到一丝不甘。

他渴望建功立业,开疆拓土,而不是龟缩在江东一隅,休养生息。

然而,还未等他开口,一声洪亮的声音便打破了这短暂的平静。

“主公!臣不同意!”周瑜大步出列,盔甲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他面色刚毅,目光如炬,仿佛一把出鞘的利剑,锋芒毕露。

“曹操虽强,但经赤壁一战,已是强弩之末!我军士气正盛,粮草充足,此时不乘胜追击,更待何时?”

程普紧随其后,瓮声瓮气地说道:“公瑾所言极是!曹操在荆州损兵折将,士气低迷,正是我们一举攻灭他的绝佳时机!若是给他喘息之机,日后必成大患!”

甘宁更是按捺不住,跨步而出,抱拳道:“主公!末将愿为先锋,率领水军直捣许昌,取曹操首级,献于主公!”他声如洪钟,震得大殿嗡嗡作响,眼中闪烁着嗜血的光芒。

武将们的请战声,如同滚滚惊雷,在大殿内回荡不绝,与文臣们的休养生息论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时间,大殿内的气氛再次紧张起来,仿佛一根紧绷的弓弦,随时都有可能断裂。

孙权脸色阴晴不定,目光在文臣武将之间来回扫视,内心陷入了剧烈的挣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既想听从文臣的建议,稳扎稳打,保住江东的基业,又渴望采纳武将的提议,乘胜追击,扩大江东的版图。

究竟该如何抉择?

就在孙权犹豫不决之际,周瑜突然向前一步,压低声音道:“主公,切莫忘了那王厚……”

武将们的情绪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炽热而汹涌。

程普粗犷的嗓音在大殿内回荡:“主公,曹操在荆州吃了大亏,如今正是痛打落水狗的好时机!末将愿率军杀入荆州,夺取襄阳!”他用力挥舞着手臂,仿佛已经握住了敌人的咽喉。

魏延更是豪迈地大笑起来:“哈哈哈,曹操老儿也有今天!主公,末将愿做先锋,踏平许昌,生擒曹操!”他身上的盔甲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为他的豪言壮语伴奏。

周瑜眼中闪烁着精光,他上前一步,语气坚定地说道:“主公,臣以为,此时正是江东一战定中原的良机!曹操在荆州损兵折将,士气低迷,而我军士气正盛,兵精粮足。与此同时,那王厚忙于平定荆州叛乱,无暇顾及我江东,蜀汉江夏兵力空虚,防守疲态尽显,正是我们出兵的最佳时机!”他的声音铿锵有力,每一个字都充满了自信和决心。

周瑜环视四周,目光如炬,继续说道:“主公,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若是错过此良机,一旦曹操缓过气来,卷土重来,我江东将面临更大的危险!”他眉头紧锁,语气凝重,“到那时,我们再想抵挡曹操的进攻,可就难上加难了!”

周瑜的话语如同一道惊雷,在大殿内炸响,武将们纷纷点头称是,而文臣们则一个个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担忧和不安。

孙权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他的内心如同翻江倒海一般,难以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