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朝堂纷争难解难,折中之计定乾坤

第267章 朝堂纷争难解难,折中之计定乾坤

大殿内,两派的争论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甘宁慷慨激昂的言辞如同一道惊雷,激起了武将们心中的熊熊怒火,而文臣们则一个个脸色铁青,虞翻的反驳更是将这股剑拔弩张的气氛推向了顶点,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令人窒息。

孙权坐在主位上,脸色阴晴不定,内心如同翻江倒海,难以平静。

他深知,江东的未来,就在他的一念之间。

究竟是选择休养生息,还是选择北伐中原?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殿内众人,最终落在了周瑜身上。

“公瑾……”孙权刚想开口,却突然被殿外传来的侍卫声音打断。

“报!荆州急报!”侍卫的声音如同一道惊雷,在大殿内炸响,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在了那名侍卫身上。

侍卫手持一封紧急文书,急匆匆地步入大殿,额头上渗出了密密麻麻的汗珠,显得极为紧张。

孙权接过文书,快速浏览了几眼,脸色骤变。

他站起身来,沉声道:“此事重大,需从长计议。今日朝会到此为止,各部回去后仔细思量,明日再议。”说罢,他大步走出了大殿,留下一群面面相觑的文臣武将。

待众人逐渐散去,鲁肃一脸诚恳地找到了孙权,轻声说道:“主公,有一事需与您商议。”

孙权停下脚步,望向鲁肃,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公瑾,有何高见?”

鲁肃微微躬身,道:“主公,虞翻所言不无道理。江东如今百废待兴,民生凋敝,确实不宜轻启战端。若再起战火,百姓将苦不堪言。”

孙权点头,心中逐渐认同鲁肃的观点。

他沉吟片刻,继续问道:“那依你看,应如何做?”

鲁肃北伐中原,开疆拓土,才能真正巩固江东基业。

因此,主公不妨采取折中之策,一面休养生息,一面暗中积蓄力量,待时机成熟,再图大计。

孙权闻言,目光微微一沉,若有所思。

他轻轻点头,说道:“此计确实可行。至于具体安排,待我深思熟虑后再做定夺。”

鲁肃闻言,心中暗自松了口气,随即说道:“主公英明!夜已深,鲁肃告退。”

孙权目送鲁肃离去,心中却愈发坚定。

**今夜,注定是个不眠之夜。

**夜色如墨,将江东大地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

唯有孙权书房内的灯火,依旧倔强地亮着,驱散着黑暗。

鲁肃感受到孙权目光中的犹豫,知道此时正是进言的好时机。

他向前一步,语气沉稳而坚定:“主公,周公瑾将军的北伐之志,雄心壮志,令人敬佩。然正如虞翻大人所言,我江东连年征战,民生凋敝,实难支撑大规模的军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