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听罢,眉头紧锁,手指不停地敲击着桌面,发出“咚咚咚”的声响,一下下敲击在众谋士的心头,堂内气氛越发凝重。
“文孝之言,也颇有道理……”曹操沉吟片刻,目光落在贾诩身上,“文和,你意下如何?”
贾诩缓缓抬头,目光如炬,语气平静:“依臣之见……”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贾诩的话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大堂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等待着这位素有“毒士”之称的智者的下一步分析。
“荆州看似繁荣,实则暗流涌动。”贾诩缓缓起身,踱步至大堂中央,目光深邃,仿佛能洞察一切,“王厚根基尚浅,荆州世家大族对其阳奉阴违,心怀不满者不在少数。若主公贸然兴兵,必将激起他们的反抗,届时,内忧外患,恐难取胜。”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臣以为,当务之急是稳固北方,休养生息,同时暗中联络荆州世家,分化瓦解王厚的力量。待时机成熟,再举兵南下,必能事半功倍。”贾诩的计策阴险毒辣,却也切中要害。
曹操听完,眉头紧锁,陷入沉思。
他一方面渴望吞并荆州,壮大自己的势力,另一方面又担心贸然出兵会适得其反。
贾诩的建议无疑为他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但也让他更加犹豫不决。
“文和之言,甚合孤意。”曹操最终缓缓点头,但语气中仍带着一丝疑虑,“只是……王厚此人,绝非等闲之辈,若给他足够的时间,恐怕难以制衡。”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眺望着远方。
夕阳西下,将天空染成一片血红,如同曹操此刻复杂的心情。
他既渴望战争带来的胜利与荣耀,又害怕失败带来的耻辱与代价。
“罢了,此事容后再议。”曹操挥了挥手,语气略显疲惫,“诸位先退下吧。”
众谋士躬身行礼,陆续退出大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偌大的房间里,只剩下曹操一人,他的身影被夕阳拉得很长,显得孤独而落寞。
与此同时,远在江东的孙权,也在为荆州的崛起而感到不安。
“报!主公,荆州近来发展迅猛,商贸繁荣,百姓富足,已隐隐有超越我江东之势!”探子的声音带着一丝焦急。
孙权原本正端坐于案几前,批阅奏章,听到这个消息,手中的毛笔顿时停了下来,墨水滴落在奏章上,晕染开来,如同他此刻的心情。
“哦?王厚小儿,竟有如此能耐?”孙权放下毛笔,眉头紧锁,他深知,荆州一旦崛起,必将对江东构成威胁。
“传鲁肃、周瑜!”孙权的声音低沉而威严。
不多时,鲁肃和周瑜便来到了孙权的面前。
“主公,不知有何要事?”周瑜英姿勃发,器宇轩昂。
孙权将荆州的情况简单地向两人叙述了一遍,然后问道:“二位,如今荆州崛起,对我江东威胁甚大,不知有何良策?”
鲁肃捋着胡须,沉吟片刻,缓缓说道:“主公,臣以为,当务之急是与荆州修好,结为盟友,共同对抗曹操。如此,方能保我江东无虞。”
鲁肃的建议稳妥而保守,符合他一贯的处事风格。
然而,周瑜却并不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