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站起身来,走到周瑜面前,亲自扶起他,目光中充满了信任和期许:“公瑾,此次北伐,我便任命你为大都督,统领江东水陆大军,务必一举攻下淮南!”
周瑜闻言,单膝跪地,抱拳道:“主公放心,瑜定不辱使命,誓死收复淮南!”
孙权满意地点了点头,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侍卫匆匆走进大殿,神色慌张地禀报道:“报……报!北方传来消息,曹操似乎……似乎……”
周瑜见孙权决意已定,众臣仍有疑虑,便向前一步,目光如炬,扫视殿内众人。
江风裹挟着柴桑江面的湿气,吹拂着他的衣袍,猎猎作响,更衬托出他临危不乱的沉稳气度。
“诸位,适才张公所言,稳扎稳打,固守江东,确为老成谋国之言。”周瑜语气平和,先肯定了张昭的观点,却又话锋一转,“然则,诸位莫要忘了,曹操虽在荆州折戟,损兵折将,但其根基未损,实力犹存!中原沃土,养兵无数,只需数年,便可恢复元气,届时,我江东又将如何自处?”
他声如洪钟,在大殿内回荡,每一个字都敲击在众人的心头。
“曹操之野心,诸位皆知,他视我江东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若我等只求自保,龟缩于江南一隅,岂不是将命运拱手让人,任其宰割?!”周瑜慷慨激昂,双手紧握,仿佛要将心中的豪情壮志倾泻而出。
“今日曹操新败,正是其虚弱之时,亦是我江东千载难逢的机会。若能趁此良机,挥师北上,攻取淮南,便可占据战略要地,扼制曹操南下之势,进可攻,退可守,立于不败之地!”周瑜走到沙盘前,指着淮南的位置,详细地分析道。
他的手指修长有力,在沙盘上划出一道道令人热血沸腾的弧线。
小主,
殿内一片寂静,只有江风呼啸的声音。
众臣都被周瑜的雄辩所折服,静静地聆听着他的分析。
即使是先前极力主张稳守的张昭,也微微点头,眼中露出赞许之色。
周瑜继续说道:“或许有人会担忧,江东连年征战,兵疲马乏。但我要告诉诸位,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我江东水军训练有素,战力强悍,只需稍加整顿,便可横扫淮南!”
他顿了顿,目光炯炯地看向孙权,语气坚定而自信:“主公,此时此刻,正是我江东建功立业,扬名天下的最佳时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瑜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率领江东将士,北伐淮南,收复中原,匡扶汉室,再创辉煌!”
周瑜掷地有声的话语,仿佛一把烈火,点燃了孙权心中那团沉寂已久的火焰。
他感到一股强大的力量在体内涌动,让他热血沸腾,激动不已。
然而,就在这时,侍卫的声音打破了殿内的肃穆,也让孙权和周瑜眉头紧锁。
“似乎...与王厚有关...”
孙权被周瑜那充满豪情壮志的话语彻底点燃,心中的雄心壮志如同破土而出的春笋,瞬间爆发。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胸腔内激荡的热血,眼神变得无比坚定,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闪烁着令人无法逼视的光芒。
“好!公瑾,你说的对!大丈夫生于乱世,当纵横天下,成就一番伟业!若只求苟安,与草木何异?”孙权的声音洪亮,带着一股君临天下的霸气,震得大殿内的空气都微微颤动。
他不再犹豫,彻底下定了决心,“我意已决,即刻出兵,北伐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