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对岸,是一片用肉眼几乎无法估算其具体范围的、广袤得令人心悸的土地。
它就像是一块被巨斧从完整的非洲大陆上切割下来,然后原封不动地嵌入了青瑶山庄南境的微缩板块。连绵的缓坡、散落的灌木丛、孤独矗立的巨树、隐约可见的岩石山丘……所有非洲草原的经典元素,似乎都能在那片土地上找到缩影。没有明显的围墙,没有突兀的建筑,只有起伏的地势和浓密的植被构成了它自然的边界,与远处的青山和更远方的天空融为一体。
“那片地,就是你说的‘大家伙’?”刘楚的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惊叹。
他能感觉到,那片土地的面积,恐怕比他之前看过的任何一个独立动物栖息地都要大上数倍,甚至数十倍。
“正是!”李工的脸上洋溢着自豪,“那片区域,是我们非洲区的心脏,也是我们最大胆的生态实验区——一片占地足足有一百二十亩的超大型混合散养区!它几乎囊括了非洲草原上所有标志性的非顶级掠食动物。”
一百二十亩!
刘楚心中默念了一下这个数字,即便以他如今的眼界,也不由得为这个手笔感到震撼。这几乎相当于一个小型的自然保护区了。
“我们要怎么过去?”刘楚的目光在宽阔的河面上搜寻,没有看到桥梁的影子。
李工神秘一笑,指了指河岸边一处用原木搭建的简易码头。码头上,静静地停靠着几艘造型奇特的独木舟。
那独木舟与寻常所见的颇为不同,船身狭长,是用整段巨大的原木掏空而成,表面保留着木材原始的纹理和色泽。船头和船尾都雕刻着夸张而古朴的非洲图腾面具,面具的眼眶中似乎还镶嵌着某种会反光的材质。
船舷两侧,用彩色的矿物颜料绘制着扭曲而充满力量感的线条和符号。
“园长,为了保持这片区域的原始风貌,我们没有在这里修建桥梁。”李工解释道,“所有的物资运输和人员往来,都依靠这种特制的‘图腾独木舟’。这也是一种独特的游客体验。”
一名穿着仿兽皮工作服的系统员工,皮肤黝黑,笑容淳朴,已经等候在码头上。他熟练地解开缆绳,示意刘楚和李工上船。
独木舟轻盈地滑入水中,几乎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员工用一根长长的竹篙在河底一点,小船便如箭一般向着对岸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