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诏书

李二倒吸了一口凉气,哪怕早有预估,可也绝对不敢想这是一天的税收!

王夜笑的得意,手肘轻轻碰了他一下。

“你就说商税香不香吧!”

“香~比臭豆腐都香!”

正当他沉浸在美好的幻想之时,只听王夜谆谆善诱道:

“皇叔,这么多钱你是不是得想想办法花出去?”

“你小子想干嘛?”他瞬间变得有些警惕!

“去年拟定的全河段修建,民部可是一直在拨款的。”

“那还不够,现在百姓刚开始安稳,不易大量招工修河,只靠那些俘虏,进度还是太慢!”

大唐虽说水运发达,可运河却有一个十分严重的弊病。

小主,

那就是他的维护成本很高。

高到什么程度,唐朝之后的历朝历代,基本每年都要耗费巨大来修河。

为什么说唐朝之后?

因为唐朝的河运整个就是个王八蛋,史书都不好意思详细记载。

天胡开局,却经营的一坨屎。

长安城人口密集,足足上百万,周边粮食产出难以供给,每年就需要大量的漕运粮来供给京师。

尤其安史之乱后,运费高,运速慢,押运人员中饱私囊,各省地管理人员贪污腐败,到了后期更是淤积爆发,漕运不畅!

而初唐朝廷抑制商贾,官员不足,运输量不大,加上粮食都是直运,所以问题不大。

可这种情况随着渭河商业街建立,开始集散大量货物,势必会带来很大的变化。

加之商令解除、高产粮食下放,经商人员也会越来越多。

若不及时管理好,必然产生混乱!

“你小子又打什么鬼主意?”

“别紧张~你往那边看看!”

顺着手指的方向望去,渭河水面上早已立好了一根根粗壮的柱子!

一群突厥人正在忙碌着搬运物料,正是在修建的渭河大桥。

此时桥面正在浇筑混凝土,看样子已经接近完工了。

这在大唐绝对是一个奇迹,毕竟选择建桥的渭水河面,宽度可是五百米以上!

“你这是跟朕邀功?顶多再给你加两成新罗婢!”

“切,龌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