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遭遇敌机的时候,不仅任务完不成,还有可能回不去,造成重大损失。 排气口必须改!
万兴邦深思熟虑之后,把排气口向上弯曲,这种设计形式的排气口,称为光滑排气口。 有人也叫有法兰的矢壮排气口。。
两者是一样的,只是不同的习俗,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习惯,不同的叫法。
这种排气口对战斗机气动学性的影响很小。 “四零三”
只要排气。
想完全不影响是不可能的,只能尽量降低。
这种排气口,气动学性能优秀,但和传统排气口一样,有一个致命的缺陷,排气是有热量的。 战斗机在空中飞行的时候,周围的空气都是冷的,只有排气口有热量。
红外探测技术出现之后,这一缺陷就是致命的。
无论飞机上装有红外探测设备,还是导弹上装有,都能轻易发现,轻易跟踪,甚至被攻击。 恰巧。
万兴邦就研发过红外设备,非常熟悉红外设备的性能。
他又一次改进了排气口设计,采用了几何形状的排气口,比如锯齿形状,或者菱角的形状。 目的只有一个。
减少反射,减少红外辐射,让红外探测设备探测不到。
龙兴一型白天鹅战略轰炸机,就采用了这样的设计,除非高灵敏度红外探测设备。 否则探测不到。 燃文书库
就目前来说。
只有国内能制造高灵敏度红外探测设备,国外还制造不出来。
龙兴一型白天鹅战略轰炸机,不仅仅采用了几何形状排气口,还采用了平衡推力排气口设计。 这种设计能进一步减少尾气对战斗机气动学性能的干扰。
当然。
还是不能完全杜绝,只是尽可能减少。 还能进一步减少红外特征。
具体做法就是采用两个向外倾斜的喷嘴,排气的时候,同时向相反的方向排气,产生平衡推力。 让他们互相抵消。
降低对战斗机的影响。
因为采用了多种新设计,龙兴一型白天鹅战略轰炸机,比老毛子的原型大了很多,也漂亮很多。 龙兴一型白天鹅战略轰炸机,还有一个非常独特的设计。
后掠翼!
龙兴一型白天鹅战略轰炸机,这是世界上第一款使用后掠翼的战斗机。 在此之前。
有人提出过后掠翼的概念。 提出过理论。
然而。
有很多技术难题,是他们的技术水平无法解决的,就一直存在一个概念中,从来没有人实现。 按原来的历史轨迹,第一款后掠翼战斗机出现,也是在五年之后的事,而且技术也不太成熟。 没能充分发挥后掠翼的优势。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鹰酱的XB-70瓦尔基里超音速轰炸机和老毛子的Tu-22鼠式轰炸机。 这些都是实验机型。